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泡菜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长篇小说

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长篇小说

天官青龙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中的人物卫仲道刘琦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天官青龙”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内容概括:“我听到消息,很是惋惜。现在再去,肯定不可能。等下一次,再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说服父亲,也请王司徒能策应一番。”这一刻,刘琦抛出了目的。这是他的意图。王允眼神期待,掷地有声道:“老夫责无旁贷。”刘家父子的真实想法怎么样,王允不得而知,刘琦是汉室宗亲出身,注定了刘家人只能站在汉室一方。这是王允的外援。......

主角:卫仲道刘琦   更新:2024-06-10 03: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卫仲道刘琦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长篇小说》,由网络作家“天官青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中的人物卫仲道刘琦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天官青龙”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内容概括:“我听到消息,很是惋惜。现在再去,肯定不可能。等下一次,再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说服父亲,也请王司徒能策应一番。”这一刻,刘琦抛出了目的。这是他的意图。王允眼神期待,掷地有声道:“老夫责无旁贷。”刘家父子的真实想法怎么样,王允不得而知,刘琦是汉室宗亲出身,注定了刘家人只能站在汉室一方。这是王允的外援。......

《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长篇小说》精彩片段


暗含的意思,刘琦会对付董卓。

王允察觉出刘琦的意图,看刘琦的眼神更是赞叹,这小子年纪不大,却是老狐狸一样,说话滴水不漏。

非常的稳健。

王允心中很激动,进一步问道:“如果贤侄要振兴汉室,打算怎么做呢?”

刘琦内心迅速的思考。

王允资历老,在朝廷中有很大的影响力,是铁杆的保皇派。如果利用好了,对于刘表外放荆州,也绝对是有帮助的。

这是一个外援。

刘琦灵机一动,顺势说道:“不瞒王司徒,我认为要振兴汉室的办法,仍然是董相的这条路。只不过,此前的路歪了,或者说没有做好。”

王允眼神灼热,盯着刘琦,郑重道:“老夫洗耳恭听。”

刘琦不急不躁的道:“第一,天下乱了,朝廷要振兴,必然有足够的军队力量。比如董卓,他有军队在,才能镇住场面。”

“第二,朝廷中也必须有威望的老臣,能镇住场子,在朝中运筹帷幄。”

“外面的人要忠心。”

“里面的人也要忠心。”

“然而之前的结果,何进一介屠夫,毫无能力,对宦官更是心慈手软,导致身死族灭。进入朝中的董相,一切自有公论。”

刘琦一改先前的模棱两可,直白的说了情况。

要利用王允,就得表态。

刘琦进一步说道:“依我看,如果在朝中运筹帷幄的人,是王司徒这样忠心耿耿的人。朝廷外面,是家父这样忠于朝廷的汉室宗亲,才能里应外合,拨乱反正。否则,一切难办。”

王允心中一琢磨。

真是这个理。

如果何进换做是他,王允相信,绝对能稳住朝廷,不会让阉宦当权。如果外面的人是刘表,像是刘表这样的忠臣带人进京,和他配合,就能稳住局势。

大汉朝就可以中兴。

王允看刘琦的眼神,多了一抹钦佩,感慨道:“贤侄的才华和眼界,老夫佩服。不知道,贤侄可愿意和老夫配合,重新拨乱反正,扫荡乱象?”

“自然愿意!”

刘琦毫不犹豫说话。

他掷地有声道:“家父就是太死脑筋,希望留在中枢辅佐陛下,略尽绵薄之力。之前,董卓召见家父,希望让家父去青州担任刺史,父亲却拒绝了。”

“我听到消息,很是惋惜。现在再去,肯定不可能。等下一次,再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说服父亲,也请王司徒能策应一番。”

这一刻,刘琦抛出了目的。

这是他的意图。

王允眼神期待,掷地有声道:“老夫责无旁贷。”

刘家父子的真实想法怎么样,王允不得而知,刘琦是汉室宗亲出身,注定了刘家人只能站在汉室一方。

这是王允的外援。

他单独请刘琦来,就是希望提前落子,敲定双方的关系。

王允眼神幽深,缓缓道:“贤侄啊,我们之间要联系,需要有人暗中联络,才能准确传递消息。老夫把貂蝉送给你当侍女,你意下如何?”

刘琦看了眼旁边的貂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貂蝉红袖添香,自然非常好。虽然王允的安排,本质上没安什么好心,是有些其它的私心。

可是,刘琦并不介意。

美女是可以调教的。

刘琦心中所想没有吐露,一副受之有愧的模样,正色道:“王司徒,貂蝉姑娘美艳无双,送给我当侍女,非常的不妥。君子不夺人所好,更何况我还是您的晚辈。”

王允心头一笑。

不怕你不喜欢,就怕你是柳下惠,连女人都没兴趣。

刘琦是刘表的嫡长子,又即将迎娶蔡琰,成为蔡邕的女婿,一个人串联了两个有分量的人。他现在的这一步棋,就等于把刘表和蔡邕都串联起来。


刘琦微笑道:“曹校尉,我家中也只剩一坛酒。不过曹校尉喜欢,我做主送给你了。”

曹操这人很厉害。

和曹操结一个善缘是可行的。

虽说曹操算是阉宦出身,可是曹操的背景很硬,家族也很强。关键是曹操和诸多大族子弟的关系都不错。

刘琦是汉室宗亲,听起来不错,实际上和人家差了很多。

曹操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激动道:“贤侄,多谢了。”

作为爱酒之人,曹操无酒不欢。

这酒太好了。

刘琦摇头道:“曹校尉客气,区区一坛酒而已。”

蔡邕看到刘琦的酒得到曹操赞赏,心中也欢喜,连忙招呼饮酒,一边饮酒一边聊天。

唯一的区别,是刘琦带来的酒不像米酒,可以大口大口的喝。刘琦的酒更纯更烈,要小口小口的饮酒。

恰是如此,也更有感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操目光落在刘琦身上,沉声说道:“贤侄诗文双绝,智慧不凡,必然有独特的见地。你觉得当今天下,还能好吗?”

蔡邕神情期待,笑道:“伯瑜,都是自己人,不必藏拙,尽管说。”

刘表也点了点头。

“好不了!”

刘琦直接了当的回答。

曹操眼中掠过一道精光,身子微微前倾,好奇道:“理由呢?”

刘琦不卑不亢的说道:“很简单的道理,黄巾之乱后,天下贼匪肆虐,苛捐杂税无数,百姓民不聊生,大汉朝的根基已经动摇。”

“地方上,州牧掌握军政,大权独揽,割据一方。”

“朝廷中,皇帝被废,新皇形如傀儡,毫无实权,且朝不保夕,随时可能再一次被废掉。”

“掌权的董卓,听说他掌权后,没有夙兴夜寐的办公,反倒是彻夜在宫中折腾,欺凌宫女后妃。”

刘琦说道:“这能好吗?”

曹操捋着胡须,赞叹道:“大汉局势的剖析,我听很多人议论过。可是,贤侄的分析最直接最简单,说得好。”

“此话当畅饮一杯。”

“伯瑜,曹某敬你。”

曹操罕见收起了贤侄的称呼,以刘琦的表字称呼。

这是对刘琦的认可和尊敬。

刘琦端起酒杯回敬,微笑道:“曹校尉过奖,我只是瞎说,不值一提。”

曹操却是摇头。

一个瞎说的人,懂得从朝廷皇帝、地方百姓、朝中当权者三方的角度去分析吗?

刘琦必然胸有韬略。

曹操一口酒下肚,有些激动,进一步说道:“伯瑜认为要改变局势,再次中兴大汉,应该怎么办呢?”

虽然曹操已经三十开外,却热血依旧,还想着中兴大汉。

袁绍和袁术兄弟不一样,两人一开始就野心勃勃。曹操的野心是随着权势一步步的增大,最后他本身就代表了利益集团,想退都不可能退让。

刘琦心中想说现在的局势,只能是推翻大汉,再造一个乾坤。

只是这话不能说。

说了就是大逆不道。

刘琦微微一笑,郑重道:“曹校尉,其实要中兴也很容易。”

曹操迫切问道:“怎么中兴?”

刘琦说道:“再一次重现霍光秉政的迹象,诚然霍光死后,霍家的下场很惨。可是,霍光稳住了大汉颓势,使得武帝末年的乱象纷纷纠正。再有一个霍光式的强权人物,讨伐不臣,稳定地方,扶持天资,就能重塑天下格局。”

曹操沉默了下来。

刘琦的建议,看起来不错,实际上很难操作。

曹操摇头道:“伯瑜,你的想法太天真。州牧各自割据,谁愿意听从指挥呢?而且,霍光是汉武帝留下的辅臣,有合法的身份。搁在现在,是拳头大就有话语权,没有人合理合法。”

刘琦问道:“难道因为困难,曹校尉就怕了吗?”

“当然不可能!”

曹操眼神火热,毫不犹豫道:“纵然有刀山火海,我曹操也愿意涤荡乱象,稳定局势。天下乱了,正是英雄奋起,重塑大汉的机会。”

刘琦赞叹道:“所以,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凭本心做事,莫问前程。”

“好一个莫问前程。”

曹操看刘琦的眼神,多了些钦佩,感慨道:“伯瑜的能力和眼界,曹操佩服。你说得很好,莫问前程,凭本心做事。”

“我再敬你一杯。”

曹操情绪有些不怎么好。

提到朝政,提到朝堂的格局,他的情绪就低落。

又是一杯酒下肚,曹操站起身,掷地有声道:“原本我有些迟疑,是否要离开洛阳。现在我决定了,立刻离开洛阳寻觅机会。董卓虽然盯着我,却难不倒我。”

曹操向蔡邕和刘表行礼后,再看向刘琦,说道:“伯瑜,离别之际,我说句心里话。洛阳是泥沼,是是非之地,能离开就抓紧时间。”

刘琦道:“曹校尉的提醒,在下谨记。”

曹操是乐观派,脸上又浮现出笑容,再一次道:“伯瑜诗文双绝,今天我要改名换姓,乔装离开洛阳。离别之际,可否赠我一首诗?”

诗文一道,曹操造诣也很高。

可是刘琦的一首《菊花》,让曹操无比的喜爱,他觉得刘琦诗句气魄宏大。

这是有抱负的人。

刘琦看着曹操期待的模样,没有拒绝,说道:“曹校尉此去,天下起干戈,风云再起。我赠曹校尉两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曹操眼神明亮,赞叹刘琦的聪明。

刘琦说了句天下起干戈,明显洞悉了他要离开洛阳的意图。只是刘琦赠送的两句诗,曹操更是觉得大快人心,

曹操向刘琦行了一礼,高声道:“刘君,保重了。”

他转过身,大步离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哈哈哈,好,好……”

曹操豪迈的声音,回荡大厅。

刘琦看着曹操离去,眼神反而更期待。按照历史发展,曹操逃离洛阳后起兵,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董卓,接下来孙坚就要杀荆州刺史王睿了。

他去荆州的时间也快了。

曹操离去后,酒宴没一会儿就结束。毕竟,蔡邕和刘表都上了年纪,不胜酒力。刘琦让人喊来蔡琰,和蔡琰一起安置了蔡邕,两人你侬我侬一番,刘琦就带着刘表告辞回家。

刘琦回到家中,让人搀扶刘表去休息,心中思考今天要安排的事情。

曹操离开,诸侯讨董近在咫尺。

时间很紧张了。

必须抓紧时间布局。

刘琦心中思考着,组建私兵要安排,但最迫切的是谋臣,有谋士替他出谋划策。刘琦思考着,脑中忽然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

贾诩!

目前,贾诩就在洛阳城。

最重要的一点,贾诩现在是讨虏校尉,有名无实,名声不显,拉拢贾诩是有机会的。

刘琦想清楚,就喊来府上的亲随,让亲随去打探贾诩的消息。


刘琦打趣道:“万里河山虽好,却不及身边的人,我的想法是天为被地为床。”

蔡琰的脖子到耳垂,浮现出一抹羞红,连忙使出传统技能,右手搁在刘琦的腰间,轻轻施展功力,娇嗔道:“正经点。”

刘琦眨了眨眼,问道:“难道琰儿喜欢我是个老学究般的人?”

蔡琰哼声道:“你欺负人家。”

刘琦伸手揽着蔡琰的腰,笑道:“这才有趣嘛。”

他话锋一转,叹息道:“如今哪有什么大好河山,万里江山都崩了,民不聊生。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分内之事了,管好自己。其它的,咱们无法涉及,也不能掺和。”

蔡琰点了点头。

她明白刘琦的话是正确的,她靠在刘琦的身边,胸前柔软都靠上去。

刘琦一时间心神荡漾。

蔡琰的身材,果然是极好的,知性、温柔、身材火爆,简直是完美。

这是最佳的女人。

蔡琰一眨一眨的望着刘琦,再一次道;“郎君,你一向才学出众,今天大好风光,不写一首诗吗?难道,真的一点灵感都没有?”

刘琦笑道:“我写诗不便宜,要付出代价的哟?”

蔡琰问道:“什么代价?”

刘琦更是坏笑,说道:“你忘记了吗?”

蔡琰想到两人的事儿,突然踮起脚,蜻蜓点水般在刘琦的嘴上啄了一下。

刘琦顿时笑了起来,

他想着洛阳附近的所见所闻,脑中搜寻一番,开口道:“刚才说大好河山,说起来我有一篇文章,不是诗,就当作是杂诗吧。”

蔡琰神色期待了起来,连忙道:“只要是郎君作的文章,不管什么题材,我都喜欢。”

刘琦微笑道:“这篇文章,名为《山坡羊·潼关怀古》。”

蔡琰期待着望着刘琦。

眼神欢喜。

刘琦果断发动文抄公技能,说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篇文章,没有任何的修改。

西汉已经是过去,能对应西都和秦汉。

蔡琰听了后眼神水汪汪的,赞叹道:“郎君的这一杂诗,真好!”

她心中,无比喜欢。

自家郎君的文章,独一无二。

“题材虽然不是古诗,却别具一格。关键是这篇文章的立意高,写得太好了。好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洪亮的声音,忽然从背后传来。

一个身穿锦绣衣袍,剑眉朗目,相貌儒雅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他的腰间悬挂着一个香袋,虽然隔着一定的距离,也能闻到香味。

他脸上带着淡淡笑容,让人如沐春风,站定后行礼道:“在下荀彧,冒昧打扰了。”

刘琦听到荀彧的话,眼中掠过一丝惊喜,脸上却神色如常,拱手道:“在下刘琦,表字伯瑜,见过荀兄。”

荀彧微笑道:“刚刚听到伯瑜的文章,体裁别具一格,文章主旨又直抒胸臆,在下佩服。”

刘琦很是谦逊,摆手道:“诗文小道,不值一提。”

他话锋一转,问道:“荀兄是荀家高足,在下久仰大名。只是兄长在朝中担任守宫令,怎么有闲暇来龙门山呢?”

荀彧一副郁闷模样,叹息道:“正如伯瑜文章中提及的,兴亡百姓皆苦。现在朝中乱成了一锅粥,地方上又各自为政,看着太糟心。闲来无事,到龙门山闲逛解闷,没想到碰到了伯瑜。”

刘琦说道:“局势虽然糟心,可是我相信,总会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

荀彧沉声道:“伯瑜太乐观了。”

刘琦耸了耸肩,说道:“悲观是一天,乐观也是一天,与其郁郁寡欢,忧心忡忡,不如脚踏实地的做事。毕竟现在的政局,你我都解决不了。”

小说《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刘琦制作大蒜素,流程并不复杂,只需把大蒜捣碎,再加入酒精提纯蒸馏。

因为大蒜素易溶于酒精,随着蒸馏提纯的进行,大蒜素和酒精蒸汽挥发出来,冷却后有了提纯的大蒜素。

目前的酒,多是米酒。

别说酒精,连浓度高一点的好酒都没有。

刘琦的第一步,要完成米酒的提纯。他选了口大锅,锅中装满米酒。锅上放一个漏斗,再用大陶罐盖上当甑子。在陶罐的顶部,装水负责冷却。

随着大铁锅加热,米酒沸腾,酒蒸汽先挥发上升,到了陶罐顶部遇冷,又凝聚成液态,落在陶罐内搁置的的漏斗中。

漏斗是传递装置,从漏斗流出的高浓度酒,进入输出的竹筒。

设备很简单。

虽然达不到高标准的提纯,至少能操作。

刘琦先提纯了一批酒,度数不算高,只有五十七八度,连烈酒都算不上。搁在这时代,已经是了不得的好酒。

刘琦留下一批,就拿出一部分提纯的酒和草木灰混合,进一步提纯酒精。

大蒜素的提取,必须是酒精。

混合酒无法提取。

少量的酒精提取出来,刘琦把酒精和捣碎的大蒜混合搅拌,继续蒸馏提纯。这一步的操作更谨慎,温度要低,得低温下蒸馏提纯。

刘琦一边操作,也一边告诉黄忠。

这个过程用了两个时辰,才完成了大蒜素的提纯。

天都渐渐暗了下来。

好在有黄忠,以及府上的侍从协助,错了有人帮忙。如果全是刘琦一个人,得浪费很多的时间。

提纯出的大蒜素,呈现淡黄色。

一眼看去,晶莹剔透。

黄忠满头大汗的脸上,露出一丝的渴望,更有一丝的忐忑。他小心翼翼的看着药瓶内的大蒜素,问道:“刘公子,行了吗?”

“行了!”

刘琦点头回答。

黄忠顿时激动起来,眼神火热,问道:“这药叫什么名字呢?”

刘琦道:“大蒜素!”

他话锋一转,嘱咐道:“大蒜素的制作不复杂,唯独一点,要谨慎仔细。另外,大蒜素的保存时间很短,不到三个时辰就会失效。”

“现在,你就可以给黄叙服药,剂量不能多,一滴就够。”

“一个半时辰后,再用一滴。”

“前两次用药,间隔一个半时辰。后面两次,间隔两个时辰。速度快的话,今晚上就能见效。”

这时代,没有后世的病菌。

吃的药少,自身的抗药性弱,更没有接触过抗生素之类的药物。

在这个前提下,服用大蒜素这样的药物,效果必然好。

黄忠仔细想了想,才郑重点头。

刘琦把小瓶子递过去,吩咐道:“去吧,时间不等人。”

黄忠接过来,很郑重的抓紧,生怕瓶子摔了一样。他看着刘琦,欲言又止,到了嘴边的话又咽回去,转身朝儿子休息的房间去了。

刘琦喊来侍从,指挥人收拾一番,吩咐侍从继续制作大蒜素。

提纯的许多酒水,刘琦全部收起来。

黄忠拿着药瓶,来到黄叙休息的房间,见儿子在咳嗽,连忙让黄叙服用了一滴大蒜素,就让黄叙睡觉。

只是,黄叙依旧咳嗽。

中途醒来后,喝了点粥又睡下。

一个半时辰后,黄忠又喂了一滴大蒜素。等儿子睡着,就又去准备大蒜素,然后回到黄叙的身边守着。

两次药下去,黄叙的咳嗽少了很多。临近第三次吃药的半个时辰,一次都没有咳嗽,黄忠眼神愈发的明亮。

黄忠心中,洋溢着喜悦。

只是,又有忐忑。

他生怕儿子再咳嗽,在这样的忐忑中,黄叙一直没有咳嗽。换做以往,晚上就咳嗽不断,一晚上咳嗽无数次,还会带着淡淡血丝。

到了服药的时间,黄叙依旧在睡,竟然有了鼾声,没有半点醒来的迹象。

黄忠听着鼾声,粗犷的脸上笑容更是灿烂。

鼾声,许久没听到了。

在黄忠的耳中,这是最动听的声音。

黄忠都已经不记得,黄叙有多久没睡个好觉,他都不忍心叫醒。黄忠又等了一会儿,才把黄叙叫醒,让黄叙服药后继续睡。

转眼,黄叙又睡了,鼾声大作。

黄忠见儿子睡得很沉,眼角都笑出了鱼尾纹,心情愉悦。他小心翼翼的给儿子盖上被子,又看了一会儿,才走出房间,在门口双手抱膝坐着。

黄忠看着天上的一轮圆月,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搓了搓脸,咧嘴笑了起来。

笑声,无息。

眼中,却浸满了泪水。

儿子患病,他带着四处寻医问药,处处碰壁,现在终于治好了病。

黄忠情绪激荡,好半晌后,揉了揉发酸的眼眶,再抹了把脸,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心思,回到的刘琦身上。

这一次儿子能获救,多亏了刘琦。如果没有刘琦,连华佗这样的神医,都断定救不了的人,黄叙极大的可能是慢慢死去。

刘琦救了黄叙,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回报的事情。

刘琦不提,黄忠却不能不管。

黄忠心中权衡一番,转眼下了决定,起身小心翼翼的走出院子,来到刘琦的房间外。

房间中,灯火明亮。

黄忠伸出手,叩响了房门。

砰!砰!!

敲门声响起,黄忠喊道:“刘公子。”

不一会儿,刘琦打开门,看到门口的黄忠,说道:“汉升连夜找我,是遇到什么事情吗?难道是黄叙服用了大蒜素,身体不受,出了什么岔子吗?”

黄忠严肃说道:“叙儿的病情,已经稳定,正在飞速好转。如果没有刘公子,叙儿药石无医,只能回家等死。这一切,多亏了刘公子。”

刘琦摆了摆手,神色谦虚,说道:“相逢就是有缘,是黄叙福大命大,命不该绝。”

这一刻,刘琦松了口气。

人救回来了。

才有招揽黄忠的后续。

黄忠郑重道:“刘公子,叙儿是我的一切。没有儿子,家就散了。公子的救命大恩,对黄家,对我黄忠,都是滔天的大恩情。”

“如此大恩,黄忠不能不报。”

“黄忠,拜见主公。”

话音落下,黄忠双手合拢,恭恭敬敬的九十度鞠躬行礼。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