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由网络作家“大唐镇国将军”近期更新完结,主角李祐李世民,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成李世民的五儿子,本以为荣华富贵享乐不尽,可国库空虚,偏他一不小心还得罪了皇帝老爹;身无分文被贬封地,又恰逢旱涝交替,山匪肆虐,流民遍地?——nonono!山高皇帝远,他完全可以当个一方小霸王!吃香喝辣,为非作歹,啊不,为所欲为,再来个富可敌国!...
主角:李祐李世民 更新:2024-03-22 22:54: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祐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由网络作家“大唐镇国将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由网络作家“大唐镇国将军”近期更新完结,主角李祐李世民,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成李世民的五儿子,本以为荣华富贵享乐不尽,可国库空虚,偏他一不小心还得罪了皇帝老爹;身无分文被贬封地,又恰逢旱涝交替,山匪肆虐,流民遍地?——nonono!山高皇帝远,他完全可以当个一方小霸王!吃香喝辣,为非作歹,啊不,为所欲为,再来个富可敌国!...
没有冰镇西瓜,也有其他办法替代。
老黄的身影屁颠屁颠就出现了,手里捧着一个巨大的带着花纹的瓜,这种东西叫穹窿,后世的人叫它哈密瓜。
冰镇哈密瓜难道不爽吗?
只是自己动手做饭让李祐有些不爽,又没有到什么生死存亡的时候,何必自己亲自动手呢?
就在这时候,老黄打断了李祐的思绪。
“启禀王爷,今日齐州城中发现了胶州商人,他们大量购买咱们的精盐。”
“老奴以为,他们从齐州购买低价精盐,是要拿到别处贩卖的。”
李祐抬起眼皮看了老黄一眼,老黄这个人,一辈子在皇宫里,不知道外面的疾苦,更不知道民间的道道。
这是好事,胶州的商人过来买盐,自己赚到了。
他们到了其他地方,卖的价格一开始可能还会比较高,但很快就会降下来,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你说现在没有盐商打听齐州城低价精盐的来源?
这些盐商后面难道就干干净净,没有朝堂中人或者豪门世家坐镇?
但没用!他们这辈子也只能跟在李祐屁股后面吃一些残羹冷饭。
“这是好事,老黄,不管他们是哪里的商人,只要他们愿意买,咱不管他们怎么卖。”
“齐州虽然是州府,但毕竟远离长安,甚至连洛阳都不如,百姓还是缺少很多东西的。”
“过来贩盐的人无非是想当个中间商赚差价,他们肯定不会白来一趟,一定会带着其他齐州需要的东西,粮食,蔬菜。”
老黄心里面一颤,神色严肃:“王爷,早年间老奴跟随陛下的时候,听过一些事情,盐铁这种生意,万万不能交给民间来做,一定要掌控在大唐的手里啊。”
“精盐开卖不久,就已经有人开始明里暗里打听了。”
李祐洒然一笑,往后一趟,丝毫没有半点在意。
“就凭他们,也配赚钱?”
“他们那叫赚钱?那叫当乞丐!”
老黄并不知道一点,那就是一个商人想要一本万利,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最基础的技术。
李祐缓缓起身,朝着草丛里说道:“你们别躲了,本王知道你们藏着很久了。”
王府花园的草丛里,张山等人挠着脑袋,小心翼翼的走了出来,极为扭捏。
“王爷,属下方才路过后花园,闻到一股异香,就被勾住了魂儿一样……”
说话之间,张山还吞咽着口水,喉头耸动。
“这烤全羊便宜你们了。”
“多谢王爷!”
话音未落,距离烤全羊最近的老黄已经动了,可他毕竟上年纪了,哪里有几个士兵动作快?
花园里,风卷残云,一片狼藉,士兵们油光满面,老黄好不容易才抢到了一根肋排,满意的用已经有些松动的牙齿啃着肉,小心翼翼的咀嚼着。
李祐享受着侍女的按摩,笑了笑,缓缓开口。
“好吃吗?”
张山嘴里被羊肉塞满,声音囔囔的:“回王爷,好吃!”
说话之间,油水顺着他的嘴角往外流,明明嘴里已经塞满,可他就是舍不得慢点吃,仿佛生怕慢一点,就被别人吃了一般。
羊肉油多,顺着他的手流到了胳膊上,可张山一点也不浪费,舌头一滑,吸溜了个干净,一点也不想剩下。
就连服侍李祐的侍女都看的呆滞了。
“想不想天天吃?”
张山一愣,还可以这样?
大唐百姓,自达官贵人以下,哪怕是普通官员,也不能天天吃肉吧?
更何况,还是贵人们才经常吃的羊肉。
羊肉贵啊!
天天吃羊肉,那得多少钱啊!
“王爷,属下想,做梦都想。”
一般人顿顿有米就算是不错了,还吃肉?王公贵族才能天天吃肉吧?
张山一想到羊肉那滋味,身体都软了。
难不成,王爷有什么大事要交给自己?
老黄站在一旁,恢复了宦官的角色,他即将告老,身体上不能那么积极,但耳朵竖起来的样子,出卖了他的心思。
“不错,很有精神!”
“人生在世要有念想,张山,你告诉本王,你现在俸禄多少?”
张山脸上微微尴尬了一下,军中汉子突然变得不自信了起来。
“回王爷,一年俸禄加上军中补贴,有五十两。”
对于普通人来说,五十两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大唐百姓一年到头手里面能存下一两银子,都算是烧高香了。
但张山知道,五十两,对于他来说,只是勉强糊口,过些日子生了孩子,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如果,你每年可以赚五百两,但需要你打起一万分精神,日日夜夜,不敢懈怠,你愿意吗?”
张山眼眶欲裂,身体颤抖,腿都站不住了。
什么?竟然有这种好事?
一旁嘴上还挂着油的其他士兵,一个个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王爷,若真的有五百两,属下愿意为王爷肝脑涂地!”张山激动无比,声音振奋而颤抖。
五百两,就算是长安的禁军,一年到头加上各种赏赐,也没有这么多吧?
他们一年加起来也就一百两,这都足以让那些禁军一个个趾高气扬,在长安横着走,去青楼都不带眼皮眨的。
要是自己每年有五百两可以赚,那不得起飞了!
一旁的老黄身体一颤,好家伙,五百两,他当然也想要啊,谁会嫌钱多啊?
打小净身入宫,不图名,难道也不图利?那自己是为了什么?当个大善人?
“王爷,老奴也愿意!”
李祐假装惊讶看了一眼老黄:“哦?老黄,你不是即将告老,已经对身外之物无所求了吗?”
“听下人说起你,总是说你品行高洁,不喜欢钱这种铜臭之物。”
老黄心里面一阵哆嗦,谁说的?谁在王爷跟前造谣的?我没有!我喜欢钱!
老黄急了,佝偻的身体一下子就支棱了起来:“王爷,那是胡说八道!老黄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大啊!”
气氛到位了,都是人,怎么可能不喜欢钱呢?
李祐挥挥手,侍女心领神会,扭着腰肢一路小跑出去,回来的时候,手里捧着一个匣子。
小说《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黑色的匣子是李祐从宫里带来的,每天都锁好之后,放在屋子里,侍女小心翼翼,一路小跑,手上却稳的很。
李祐抚摸着匣子,缓缓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卷轴。
打开之后,李祐笑呵呵看着老黄和张山,屏退了其他人,将卷轴缓缓打开。
“这就是齐州城的舆图。”
张山伸长了脖子,朝着图上凑,心里倒吸冷气。
好细!
王爷怎么做到的?
一个齐王,拥有封地的舆图无可厚非,可怎么可能如此详细?
这东西不是在齐州刺史那里吗?
王爷手里拿着这玩意儿,不会真的是有什么歪心思吧?
李祐看到了张山的惊恐,淡淡一笑:“前些日子,本王派出两个人,走遍了齐州的大街小巷,这才有了今日的舆图。”
“张山,你再看看,这舆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张山瞪大了眼,仿佛要一头钻进舆图之中。
突然,他发现了一处异样,齐州城东门的城墙边上,多了一些星星点点的线,乍一看还以为是城墙轮廓 ,可张山笃定,这绝对不是城墙。
“王爷,这一处是……”
“这就是封闭式工坊,从今日开始,召集工匠入驻其中,建造封闭式工坊。”
张山恍然大悟。
一旁的老黄一拍大腿:“老奴懂了,王爷这是要建造工坊!”
李祐点点头,“封闭式工坊,顾名思义,就是全部封闭,与世隔绝。”
“征调工匠建造完成之后,本王重重有赏!”
张山虽然不知道李祐要干嘛,但看样子,这封闭式工坊,一定跟他五百两的年俸,息息相关。
“属下这就去办!王爷,征调工匠多少人?”
“两千人!”
嘶……
张山心潮澎湃,他忍不住开口:“王爷,您是要用封闭式工坊,制盐?”
老黄立马脸色一变:“张统领,不可乱语。”
张山这才意识到自己严重失态,立马跪地请罪。
李祐笑了笑:“无妨,张山说的也没啥问题。”
不过心里面却微微叹息,张山啊张山,格局小了。
谁说我光用来制盐?
“征调之日起,工坊之中,匠人不能外出,工坊内部,工钱照例发放,提供两餐。”
“但,胆敢泄露工坊内部任何秘密者,杀无赦!”
“胆敢逃匿者,杀无赦!”
“有事外出,需向典军统领报备,并受典军内卫监察。”
“全体工匠,典军内卫,包括老黄你在内,可互相监督。若发现泄密者,举报之人皆有重赏,并获得泄密者所有财物。”
“凡进入封闭式工坊中工匠,需在保密协定上签字画押。”
李祐话音落下,张山和老黄已经错愕。
封闭,保密,杀无赦,怎么看都不像是正经的征调啊。
齐州城中,人头攒动,热火朝天。
齐州城的百姓衣衫并不鲜亮,似乎平原上的风夹杂着太多的土灰。
南市,张榜之地,一个官兵模样的人飞速在墙上贴上告示,随后就离开了。
一群人聚集在这里,大眼瞪小眼,愣是看不懂。
唐初识字率不高,读书人极为稀缺。
“有没有能看懂的先生,替俺念念,这上面写的都是啥啊?”
一个身形高大的汉子有些为难的挠挠头,他确实看不懂,咧开嘴看着周围。
一旁被他盯着的人一个个也咧开嘴。
“俺要是能看懂,早就念出来了。”
“咱们齐州城读书人少,不行让茶楼里的说书先生过来看看?”
“是不是发生什么大事了?”
一群人眼巴巴看着榜文,上面还盖着一方大印,就是看不懂。
与此同时,不少人群集中的地方,闹市区,都被贴上了榜文,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一般。
乌泱泱的人集中在贴着榜文的地方,要知道在贞观五年,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枯燥而平静的,一旦官府张贴榜文,一定有什么大事发生。
看热闹,顺便也看看有什么官府征用民夫的事情没有,毕竟,官府征用民夫,是可以抵赋税的。
“让一让,快,先生来了!”
“哎呦,先生辛苦了,请先生念念这皇榜上的字吧。”
就在这时,一个青衫书生模样的人被一群百姓簇拥着到了人群的中间。
书生看了一眼皇榜,脸上一愣,随后深吸一口气,面容平静。
“诸位,这上面写的是,齐王府征工匠两千人……”
一开始抱着看热闹心思的百姓一个个咧开了嘴,本以为能吃瓜什么的,没成想竟然是征工匠的。
这有啥稀奇的?每年齐州都有工匠征用的事情,修缮城墙。
那种又脏又累的活,吃力不讨好,不给钱,不管饭,就算是给钱,能给几个钱?
城中百姓怎么可能去做?他们可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户!
士农工商,农籍,比工匠籍,天然高一等!
书生模样的人念完之后,人群中一阵嘘声。
“我当什么天大的事情呢,原来是朝廷征用工匠啊。”
“切,你清高,你了不起,这年头有的活干就不错了。”
“先生,上面写干什么了吗?”一个身材瘦小衣衫上打着补丁的中年人小心翼翼问道。
青衫书生淡淡摇头:“地点就在东城门,你若是想了解,怕是要去看看。”
书生说完,面带失望,他一路从亳州到长安,路过齐州,本以为越是靠近大唐帝国的中心,百姓的生活会好一些。
可即便是太平时期,他依旧高估了民生的凋敝程度。
三年两旱,流民遍地,即便是到了齐州这样的地方,和在亳州,没什么大的区别。
如此时局,天下贫苦,再太平,又有什么用?
齐州这个地方,工匠极多,匠籍虽低,却也可以糊口。
但今日,看到这张贴的榜文之后,他心头再度泛起波澜。
天下皆苦,匠人若是被征调,朝堂是不会发工钱的,更不会管吃喝,死活。
书生越想越气,自己一定要去长安!当地方官救不了百姓,只有当大官,成为大唐权利中的一环,才能向当今陛下提出建议,改善民生。
他咬咬牙,决定亲眼看看发生了什么,他清楚记得榜文上写着,齐王府征调匠人。
齐王又如何?大唐皇子,就能如此对待治下的百姓吗?
小说《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