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魔月

第2章 第一天才

发表时间: 2023-01-18

“通经活络丸,内服!”

“强筋壮骨膏,外敷!”

“排污净身散,泡澡!”

……

寄予了黄墨山全部希望的黄九,待遇自然差不了,虽然青苍派已经没落了,但是毕竟曾经辉煌过,多少也攒了点家业。

于是,内服外敷,连泡带熏的,各种搜罗到的珍稀灵药,不要钱似的的往黄九身上砸。

青苍派其余众人的开销大幅压缩,不少人被逼无奈,只能离开青苍派,另寻出路,如此几年,青苍派的家底日渐减少,青苍派也更加凋零了。

即使如此,黄墨山也没有任何改变,继续着他的培养大计。

不成功,便成仁!

黄墨山已经把全部的希望都压到了这个孩子身上。

好在,身为天命人,黄九的表现也没有让黄墨山失望。

三岁,一般的孩子还在学唱童谣的年龄,黄九已经开始背诵各种功法秘籍了。

此时的黄九,已经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不管多晦涩的功法秘籍,不出十遍,就能背诵。

不到两年,青苍派藏书阁没有黄九不会背的书了。

不仅会背,黄九还十分聪明,懂得归纳整理,辩证求真,针对一个理论,能综合好几本功法秘籍的观点,指出其中的共同点和背斥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时说出的东西让黄墨山都惊讶不已,甚至有醍醐灌顶的效果。

这让黄墨山惊喜不已,更加确定黄九是天命人,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黄九不仅聪明,而且顽皮,上树下河,掏鸟抓鱼,把周边的飞禽走兽折腾的惶惶不可终日。

有一次,他甚至将自制的鞭炮挂在了蛮牛的尾巴上,炸的蛮牛惊慌失措,冲入门派的院落之中,横冲直撞,顶飞了好几个师兄师叔,气的爷爷脸黑了好几天。

黄九也不全是瞎折腾,他在藏书阁中发现了一本落满灰尘的古书,那本书叫《舌尖上的吃货》,专门讲各种稀奇古怪的吃法,烹炸煎烤,烩焖炖煮,描述的十分详细,看的黄九嘴馋不已,于是他就按照书上的介绍,自己开始尝试。

这一番尝试,还真让他弄出了些成绩,在这本书的基础上,他琢磨出了烧烤的烹饪方式,配出了独家秘方,做出的烤兔子,烤羊腿,烤鱼烤虾,尤其是烤蝎子,香脆可口,回味悠长,就连爷爷吃了也是赞不绝口。

因此,黄九立下宏大志愿,要做一名烧烤大师,烤尽天下美味,还要出一本书,就叫《舌尖上的烧烤》。

这可把望孙成龙的爷爷气坏了,对其一顿教育,从此严加管教,再不许干这些旁门左道。

在爷爷的严格管教之下,黄九终于收心,安心的修炼起来。

龟灵星自诞生灵气以来,修真已经有了亿万年历史,人、妖、精、灵,各有修炼法门。

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族的修炼境界早已固定下来,以精、气、神的修炼,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修精,主要是通经活络,锻骨淬体,大幅度提升身体机能,又可细分为练气、冲脉、淬体三个小境界。

中级阶段修气,气入丹田,化为灵海,从此灵气充足,飞天遁地,移山倒海,大显神通,又可细分为聚灵、化液、结丹三个小境界。

高级阶段修神,凝神结婴,脱凡化灵,成就地仙,遨游宇内,又可细分为凝神、元婴、化灵三个小境界。

三大阶段九个小境界中,练气分为六层,其余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级别。

因初级阶段修士体内灵气不足,只是强过凡人武士,尚未成为真正的真人,所以也将这个阶段三个小境界的修士统称为准真人境。

中级阶段的修士,体内灵气充盈,可飞天遁地,施展大威力法术,所以也将这个阶段三个小境界的修士统称为真人境。

高级阶段的修士准备脱凡化灵,成就成仙,所以也将这个阶段三个小境界的修士统称为准仙人境。

而在初级阶段之前,还有一个入门修行,主要是研习《行气五篇》,以其熟练程度,也分了五层,不过这个阶段只是灵气掌控技巧的提升,并没有明显的实力提升。

这其中,最关键的分水岭在中级阶段的聚灵期,只有进入了聚灵期,将先天灵气导入丹田,化作灵气之根,培养出丹田气海,拥有了大量的灵气,才可飞天遁地,翻云覆雨,才算真正的修士。

因此,进入聚灵期对修士来讲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志。在修真界,一个资质出众的修士,也需要近百年才能修炼到这一境界,可见其修炼之难,只要修士跨入这个境界,通常会大摆宴席,隆重庆祝,这也是一个传统。

而黄九只有十八岁,就已经踏入聚灵期,成为了真正的修士,一时间,光芒闪耀,万众瞩目,被誉为青苍派数万年来第一天才,就算放到整个修真界,也算是佼佼者了。

天命人,果然不一般!

黄墨山踌躇满志,青苍派复兴在即,黄家崛起之日可待!

八月十五这一日,青苍派里里外外张灯结彩,上上下下喜气洋洋,喜庆祥和的典乐中,众人各自忙碌着。

这里正在准备一场庆典。

庆典自然是为黄九准备的。

黄九聚灵初成暨十八岁成人庆典。

聚灵初成,十八岁成人,无论哪一件事,都是值得庆祝一番。

尤其是两件事还赶在一起。

十八岁聚灵初成,青苍派数万年来第一天才,这是多么辉煌的成就,当然更值得庆祝一番。

看着眼前欢庆的景象,黄墨山本应该一脸欢喜,然而,他现在却是眉头紧皱,一副心思重重的样子。

不知为何,自从庆典之事定下之后,他总是心神不宁,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他想起了那个预言,那个传了万年,只有青苍派历代掌门才能知道的预言。

“天命之人,可成大事;天命之人,必经大难。”

他不知道,大事,是多大的事。

他更不知道,大难,是多大的难。

他盯着不远处的孙子,眼睛锁定在他腰间的配饰上。

那是一颗石头。

一颗拳头大小,灰色的石头,平平淡淡,毫不起眼。

石头是从百天之后,就挂在黄九身上的。

黄九的百天宴上,来了一位盲人修士,瞳仁昏白,破衫破鞋,一把破扇,摇摇晃晃,嘻嘻哈哈,疯疯癫癫的,远远的看了黄九一眼,便说其根弱灾多,需要一颗石头挡灾添福。

众人都认为他是来蹭吃蹭喝的乞丐,要将其轰出去。

黄墨山却以贵客待之,邀请其入座,好酒好肉管饱。

“以道友所言,不知这石头有何讲究?”黄墨山请教。

“这石头不能富贵,越贱越好,贱名好养人,贱石好挡灾。”盲人修士喝了一口灵酒,随口答道。

从此,黄九总是佩带着一颗石头。

当然,这石头并不稀奇。

每年八月十五,黄墨山就会带着黄九去山下的青苍河玩,顺便捡一块称手的石头。

黄九带的,就是这样捡来的一块石头,分文不值。

不过,现在的这颗石头,绝对不是顺便捡来的,而是“恰好”顺便捡来的。

除了黄墨山之外,没有人知道,这就是认可了黄九是天命人的那颗,黄家万年传下来的绝世珍宝——天福灵珠。

不过,现在的天福灵珠,灰不溜秋,毫无灵气,与普通的石头,还真的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