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漫漫道途

第3章 私塾之学

发表时间: 2022-11-17

“鲁大哥这是做什么?钱可不是这么花的,你兄弟我现在有吃有喝的,赶紧拿回去。”李先生立马板起脸来说。我想我上辈子也没积什么功德啊,怎么到这里竟遇到一些大好人。

“不,不,不,那叫啥?恩~叫拜师礼。”“这,行吧,那你们还没吃过东西吧?快进来吃饭。”于是元灵他们随李先生进入了屋子,正厅比较简陋,一个简易的书柜上面放了许多的书籍,一个书桌两坛不知名的植物。墙上挂着几幅字和一幅山水画。在偏厅用完饭后,老爹和李先生又交谈了起来,大多是关于元灵的学习的,和李先生说完。

然后老爹又交代了元灵几句,让他以后便住到李先生家,十四天回一次村子,还塞给了他几枚铜钱然后就走了。接下来就是单独会面李老师了

“鲁大志这名字起的还是挺好的,你的基本情况我也基本了解,品格端正,心性也算沉稳,头脑也还精明,在读书这条路上,只要肯努力,还是能有所成就的,我全名叫李清,三年前我参加乡试,差一点就过了,教你们也算足够了,今天你就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开始跟着他们一起上课”。

“好的,先生。”于是元灵去了前院找坤哥,把村长交代的事办了。然后回到李先生为他准备的小卧室。元灵是唯一一个住到李先生家的学生,其他的要么是住到镇上的亲戚家,要么是家就在镇上。坤哥就住在他二娘家,

在小屋里坚持每天的冥想锻炼,自从极点那件事之后,元灵的意识体就再也没能脱离肉体了,不过长年累月的冥想,其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注意力很容易集中,集中的注意力也比以前强烈了数倍不止,而且对于自己的各种情绪有了更强的控制力,让元灵显得愈加冷静沉稳。还有就是对记忆的掌控,以前那些模糊的记忆,只要集中注意力就能变得清晰起来,现在想记什么东西也更加容易,就好像大脑这个信息处理器升级了一样。元灵心想一直这样下去,那过目不忘的能力也能修成吧。

极点也依然没有感应到,元灵都有些怀疑它可能是个一次性用品。

第二天元灵就正常跟着李先生学习识字,没错,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学习识字,一方面他不可能按部就班的跟着先生的节奏走,毕竟他前世可是读了十四年的书。先学会这个朝代的通用字,然后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来学习。至于科举考秀才,是自己能给这个家庭最好的回报,它也寄托着许多人的期望。

不过这对于元灵来说并不难,因为科举考秀才主要考考生的记忆能力。修炼冥想,提高记忆能力,在这里就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这意味着他将只需要很少的一段时间来完成考秀才的任务,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寻找和学习自己所需要的。

学习识字的另一个方面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之前从极点那里获得信息的途径,是直接获取其意而不是某种文字或者语言。那么反过来,如果通过研究学习不同文字和语言的根本机理再结合那次的感受。

也许能够掌握一种看到任何字体,听到任何语言都能通晓他所表达的意思的能力。由此联想。那些儒道世界里面的儒修一字镇山河。是不是就是将那个字当中的意放大了很多倍,那些佛修的什么佛经佛咒之类的,是不是就是将那些语言中的意放大了很多倍?事实如何现在还无法证实,有念头就够了,日后有机会便可解答。

在李先生这里念书已经过了两年,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他也只是保持名列前茅,而不去争那第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是有些道理的。元灵深知表现得太过优秀,很可能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自己又不是那种喜欢麻烦的人。

除此之外元灵也喜欢练毛笔字,这只是出于一种爱好。在这里他重新看到了四书五经,由于有充足的时间,所以他细细研读,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这些书的确非常经典。一个地方会引起自己多次的思考,也会同时引起不同问题的思考。

《大学》三纲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能做到最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可能做到内心的真诚(诚意),可能做到内心端正不偏客观公平(正心)。可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蕴含的由小而大的哲理。

《大学》中有一句,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他讲述的就是我们一个人从开始到成功所经历的一种过程,明白自己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能够确定目标。确定了目标,然后能够心神不乱,心神不乱,然后能够思虑周全,思虑周全,然后能够有所收获。

做成功一件事不一定是这个过程,但这个过程却能够被任何人学习并使用。圣贤之说,便是这么来的吧。

《论语》中有: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不知道就去问,这才是尊崇礼的表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既做到诚意不自欺欺人,又做到遵循礼法。那不耻下问,不如改为不耻于问。

在私塾待了三年,元灵是最沉默寡言的那个,经常一个人独自研读李先生的藏书,李先生的藏书还是挺多的,毕竟他是考过一次乡试的,大部分也是考秀才考举人要学到的。元灵最多也只是能和坤哥搭得上几句话,久而久之也没有其他的同学来找元灵玩。在他们的眼中,元灵就是那种非常勤奋学习的学生。也许在他们看来,元灵的成绩如此优秀,也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有着过高的天赋。

元灵学的东西基本是儒家的思想知识,对于那些诗歌词曲他并不感兴趣,因为他认为这些东西除了能在众人面前卖弄风骚,获得几句真有才华的称赞,其他地方根本没什么用,在前世元灵就对那些明显偶像歌手艺人不感兴趣,他认为如果灾难或战争爆发,这些艺人还有什么用。

元灵也明白了自己当年能来这里念书的原因,在李先生这里算是包吃包住包学习了,作为交换就是自己在这里读书期间,这里所需要的木匠活都由老爹来承担。

而且元灵还从李先生那里学到了许多书生的礼仪,他本就心性沉稳,在学习了书生礼仪之后,更显得书生了。而且在第二年元灵也得到了一件青衫。先生这一年又要去县里考举人了,于是给大家放了一个多月的假。不过如果他考上了举人应该会在县里办学堂吧,怎么还会回到这个小镇上呢?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元灵心里如是想到。

不过平时李先生对元灵还是挺好的,生活上给予非常细心的照顾。学习上倾囊相授,并且不是太古板严苛。所以元灵还是挺感激他的。

以元灵的实力其实是可以去考秀才的,但他才八岁,还需要再等几年。虽然要回家里,但元灵也找到了一个有收入的来源,那就是抄书。在李先生那里念书的时候,元灵没少去镇上的那家书店,书店老板是一个和蔼可亲老爷爷,姓王,卖的书也不怎么多,主要是给私塾和镇上的那些有钱人家用的。

由于元灵每天都坚持练字,所以到放假的时候,他的毛笔字已经非常工整了,当时那个王老先生痛快的同意了元灵的请求。商议之后的结果是一百个字一文钱。字体要求工整,一天没多少时间,所以也抄不了多少个。大概每天能超一千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