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还在,她本不应该说这些,但也实在看不下去这王府世子日日只知道笔墨纸砚,舞刀弄枪,将自己的正事给忘了。
他作为王府世子,成婚一年了还没有所动静,这让她如何放心。
“孙儿明白。”
“原先你事情忙,总是不归家,便也罢了,既然回来了便也匀些时间在内宅上,沈氏虽然性格不好,胆子小,但心不坏,是个好孩子,你该多陪陪她。”
“你若是有其他喜欢的女子,纳入房里做妾也未尝不可。”
谢瑜眉心一跳:“孙儿并无那个心思。”
谢老夫人看着他不似作假,心才稍微放了放。
她不是不知道沈氏和吴氏之间的隔阂,她自是瞧不起吴氏的做派,连带着那个表姑娘也一般,本来想着若是他喜欢她便也不说了,看他没这个意向,才放心。
沈氏虽然有些拿不出手,毕竟门第是登对的。之后娶一个能当大任的侧妃,便也能补上这一漏洞。
谢瑜不知道这么一会儿功夫祖母已经将他的后院安排满了。
“也罢,祖母这里前些日子刚得了一些补药,你拿回西苑好好补补身子,我让人吩咐小厨房,以药膳入之,免你受那口上之罪。”
“孙儿先谢过祖母,但祖母还是留着用吧,孙儿身子常年练功身子很好。”
“我这里还有,你切收下吧。”
“……是。”
谢瑜见她坚持,也不好再推辞,只能应下。
又坐着闲聊了一会儿见祖母有些乏了便起身告退。
刚出门砚来就过来递消息,说牡丹招供了。
又神色匆匆的出了府,到底是将谢老夫人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这边热火朝天,晚香阁倒是一片冰凉。
“崔大夫,这是何状?”
人是玉兰去百里铺寻来的,沈晚宁之前出去玩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前往盛京城的外地游医,见那人年纪轻轻的却在摆摊看病,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发现是有些真本事的,百姓们也对他赞不绝口,就帮他办了一个固定摊位。
没过多久他就被百里铺寻了过去,人人都道百里铺出了一名年纪轻轻的医师,医术超过了许多年过半百的老大夫,每日出诊都是人山人海。
他听说沈晚宁有疾二话不说背上药箱就来了。
“夫人脉象细滑无力,口唇苍白,肝郁已久,之前为夫人调养过,然依旧肾气不足,切不可操之过急,以药物辅之,静养即可。”
“上次的药,夫人可有按时吃过?”
沈晚宁点点头。
玉兰忙道:“有按时吃的,每次都是婢子亲自熬好,看着夫人吃下去的。”
“这便怪了。”
“崔大夫这是何意?”
崔决明收手,将沈晚宁腕上的帕子折好收回药箱,眉头紧皱:
“夫人的病症看似是寻常的气虚以及常年积郁之症,上次给夫人把脉,夫人只要按所调配药方按时吃药,不过多日便会好转,这次再来,观夫人面相,竟有加重之意。”
按理来说不该如此,崔决明顿了一下,继续问道:“夫人近日可有接触过别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