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泡菜小说网 > 女频言情 > 分家后,我越过越富后续

分家后,我越过越富后续

放下了诺言 著

女频言情连载

饭已经做好了,父亲等着孩子们回来一起吃,见儿子真的抓到了鱼,还不少,脸上充满了惊讶。母亲进了屋子给孩子兑温水洗,脸上全是骄傲。“他爹,永生厉害吧”!“厉害,他娘,晚上烧鱼汤给永生喝,给小舒也喝一点,这些鱼补身体比鸡肉还好”。“永生,想喝么?和娘这就给你烧”。李永生擦了擦手,坐在桌子前准备开吃,活动量不小,竟然感觉到饿了。“娘,先吃饭吧!晚上再说,吃完饭我找大牛再去抓一些,全家都吃”。父亲张了下嘴没说什么,母亲脸上有些担心。“生儿,要不明天在抓吧!不累么”?李永生已经开始扒拉白菜鸡肉了。“娘,不累,活动一下感觉舒服些,长力气了”。见母亲还有些担心,李永生继续说道:“娘,不着急去,吃完饭我和妹妹上炕暖和一会,休息好了再去”。一碗放了盐豆...

主角:李永生永生   更新:2025-04-04 16: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永生永生的女频言情小说《分家后,我越过越富后续》,由网络作家“放下了诺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饭已经做好了,父亲等着孩子们回来一起吃,见儿子真的抓到了鱼,还不少,脸上充满了惊讶。母亲进了屋子给孩子兑温水洗,脸上全是骄傲。“他爹,永生厉害吧”!“厉害,他娘,晚上烧鱼汤给永生喝,给小舒也喝一点,这些鱼补身体比鸡肉还好”。“永生,想喝么?和娘这就给你烧”。李永生擦了擦手,坐在桌子前准备开吃,活动量不小,竟然感觉到饿了。“娘,先吃饭吧!晚上再说,吃完饭我找大牛再去抓一些,全家都吃”。父亲张了下嘴没说什么,母亲脸上有些担心。“生儿,要不明天在抓吧!不累么”?李永生已经开始扒拉白菜鸡肉了。“娘,不累,活动一下感觉舒服些,长力气了”。见母亲还有些担心,李永生继续说道:“娘,不着急去,吃完饭我和妹妹上炕暖和一会,休息好了再去”。一碗放了盐豆...

《分家后,我越过越富后续》精彩片段

饭已经做好了,父亲等着孩子们回来一起吃,见儿子真的抓到了鱼,还不少,脸上充满了惊讶。
母亲进了屋子给孩子兑温水洗,脸上全是骄傲。
“他爹,永生厉害吧”!
“厉害,他娘,晚上烧鱼汤给永生喝,给小舒也喝一点,这些鱼补身体比鸡肉还好”。
“永生,想喝么?和娘这就给你烧”。
李永生擦了擦手,坐在桌子前准备开吃,活动量不小,竟然感觉到饿了。
“娘,先吃饭吧!晚上再说,吃完饭我找大牛再去抓一些,全家都吃”。
父亲张了下嘴没说什么,母亲脸上有些担心。
“生儿,要不明天在抓吧!不累么”?
李永生已经开始扒拉白菜鸡肉了。
“娘,不累,活动一下感觉舒服些,长力气了”。
见母亲还有些担心,李永生继续说道:
“娘,不着急去,吃完饭我和妹妹上炕暖和一会,休息好了再去”。
一碗放了盐豆子配咸菜丝的稀粥,一碗白菜炖鸡肉,吃完感觉身上暖和了,还是稍稍有些疲乏,等爹娘吃完了赶紧脱鞋上炕,被窝里暖暖的,妹妹也上来了,两人挤在被窝里,没过一会就进去入了梦乡。
再睁眼的时候已经黄昏了,屋子里香味弥漫,母亲已经把鱼炖上了,妹妹应该早就醒了,正在炉灶三个烧火。
“永生,娘见你睡的好没喊你,你现在身体还是虚弱,明天再去抓鱼也行,一会起来喝鱼汤吧!闻着可香了”。
“娘,我爹呢”?
“挑水去了,天阴的厉害,可能又要下大雪了,得把水瓮装满”。
母亲没舍得全炖,只炖了一条大的和三条小的,不熬白菜了,炖完鱼又熬了半锅稀粥。
开饭了,一条大鱼和两条小鱼盛进了李永生的碗里,妹妹只有一条小的和半碗鱼汤。
“永生,快趁热吃,吃完了我在给你盛汤”。
鱼肉很鲜美,不懂为什么没有捞的,见妹妹贪婪的吃着鱼肉,李永生心里有些难受,大鱼吃了一半,小鱼吃了一条,等妹妹喝完了最后一口鱼汤,把两个人的碗换了过来。
“小舒,你吃鱼肉吧!太腥了,我喝鱼汤”。
母亲有些惊讶,见儿子自己盛了鱼汤,喝着稀粥有些疑心,不应该啊!河里的鱼没有很腥气的,大病初愈的关系么?
父亲夹了根咸菜丝,咬了一块剩下的又扔进了稀粥碗里,眼中流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湿润。
“小舒,哥哥不喜欢,你快吃吧!别凉了,他娘,下次再炖多放点油,没油才显得腥气”。
母亲没看出来问题,心里有些为难了,全家就分了半坛子油,也就有三四斤的样子,做鱼本来就用油多,还得吃大半年啊!
两碗鱼汤,李永生仅仅喝了一碗,就着咸菜喝了碗稀粥,满意的拍了拍肚皮。
“吃饱了,你们喝了吧!明天吃白菜”。
母亲还想说点啥,被父亲扯了下衣袖。
“别留了,去拿两个碗,我们分一下”。
母亲看到父亲的眼色也明白了,心中很受感动,一人半碗,小舒给两人碗里加了块鱼肉,很香,比闻着味道更香,母亲低下头,感觉掉进去眼泪的鱼汤咸了些。
一夜无话,昨晚又下了场大雪,清早已经放晴了,李永生兄妹吃完早饭就去了大牛家,大牛正在吃饭,同样是两碗稀粥,大牛碗里绸一些,大牛母亲碗里的稀粥能照出影子。
“永生哥,小舒妹妹,去抓鱼么”?
李永生把激动的大牛按了下去。
“吃饱饭再去,不着急”。
大牛娘用筷子夹了块小鱼块。
“小舒,尝尝,婶婶放了盐烤的,可香了”。
小舒没接,看了眼坐在一边的哥哥。
“谢谢婶婶”。
李永生接过来递给妹妹,小舒虽然吃过了早饭,但一点也不耽误她拿着小口的啃,大牛娘又递给李永生一块,确实很香,和烤咸鱼差不多。
“婶婶,好手艺,就这用盐腌了干烤么?要不要放油”?
张大牛狼吞虎咽的吃饱了,第一次让永生哥等着自己,感觉有些过分了。
“永生哥,我吃饱了,我们家早就没有油了,盐巴好像也不多了”。
大牛的娘一直在微笑,不过笑容里难掩些苦涩。
听着大牛的叨叨下了河,积雪更厚了,去昨天抓鱼的冰洞看了一眼,重新冻上了,没有新的气泡。
李永生继续带着两人找回弯,不过今天不太幸运,连续扫了七八个湾子都没看到气泡,已经走出去村子二三里地了。
“哥,要不回去吧”!
“小舒,累了么?累了我背你”。
一句话让妹妹动力十足,以往自己敢叨叨,一顿臭骂是少不了的。
“不累,我怕你累着”。
李永生看见前面还有几个大回水湾,决定再瞅几眼,实在没有再回去往下游寻找。
张大牛已经扫不动雪了,怕引起永生哥的不快一直咬牙坚持。
“大牛,给我扫把,我扫一会”。
李永生不由分说的抢过了扫把,张大牛直起腰嘴里喷着热气。
“卧槽”!
“怎么了永生哥”?
“大牛,下面有货,玛德,都藏在这里啊”!
李永生把湾子的雪都划拉了一遍,找到气泡最密的位置,拿起锤子凿子开整,大牛休息够了就轮换,用了半个小时,噗的一声,圆形冰块脱离了冰面,李永生接过妹妹递过来的抄网塞进冰底,下面的水漫了上来。
李永生手持抄网死死的盯着窟窿,来了,还不小那。
哗啦啦!哗啦啦!
一抄网一抄网的往上翻,翻了十多抄网了,里面还有,妹妹已经高兴的手舞足蹈了,张大牛满脸呆滞,永生哥牛啊!自己扫了一上午都不行,永生哥扫了一次就好了,果然不愧是自己的永生哥呐。
“大牛,来,我教你”。
李永生不确定以后还好不好找鱼窝子,今天有多少要捞多少。
把抄网塞进大牛手里。
“伸进去,反复反转,猛的提上来,再伸进去旋转”。
大牛其实已经看的眼热了,也学的差不多了,闻言心里激动的一批,快速反转着抄网,一下,两下,直到筋疲力尽后没有水里再也捞不上来一条鱼了。

李永生拿着抄网,张大牛在后面拿着锤子和凿子,这玩意太凉了,不能让刚生完病的永生哥拿,小舒本来想替哥哥拿抄网的,被哥哥把小手塞进了衣兜,外面天寒地冻的,张大牛出了家门没多久鼻涕又过河了,嫌弃碍事了就往衣袖口蹭一下,李永生尽量的不去看他。
到了河边,李永生有些头疼,上面有雪啊!看不到哪里有气泡。
“你们等下我,我回去拿扫帚”。
“哥,我回去吧”!
“我去,我跑得快”。
见张大牛转身就跑,李永生赶忙喊住了。
“把锤子凿子放下啊”!
张大牛嘿嘿一笑,放下了锤子凿子,转头起步摔了个大马趴,爬起来也顾不得拍掉身上的雪,起步蹿了出去。
李永生拿着家伙下了河,用鞋子划拉开积雪,下面的冰层很厚,冰面透亮,可以的,上下观察了片刻,带着妹妹找了个回水湾子。
“哥,娘说了,不能下河的”,
小舒有些担心,哥哥脾气暴躁,万一抓不到鱼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放心吧小舒,哥哥不傻”。
张大牛扛着扫把坐在雪地上滑下了河堤,冰面上还好,雪都没踩实,跑起来嘎吱嘎吱的不容易滑倒。
“来,给我”。
“永生哥,扫哪里,我力气大,你刚生完病,歇着,指挥就好了”。
好兄弟啊!虽然鼻涕恶心了点,但这个可以改的,之前的李永生根本没拿这个大牛当兄弟,走的近无非是懒一点而已,偷鸡摸狗拔蒜苗需要他背锅,自己以后要对这个兄弟好一点。
“这片湾子扫一下,别踩了,踩了就看不到冰面了”。
张大牛吭哧吭哧的扫雪,李永生在后面找气泡,这样的季节,有鱼也都不活跃,喜欢找平静的回水湾子窝着。
“大牛,别扫了,这里没有,走,再找地方”。
张大牛没有气馁,他喜欢跟着永生哥干活,永生哥聪明得很。
“永生哥,太凉了,给我”。
连续扫了三个湾子,没什么气泡,冬天没鱼了么?算了,再找个湾子,没鱼回家吃饭了。
往东面走了几百米,李永生看到了个大湾子。
“大牛,累了吧!给我,我扫一会”。
“永生哥,不累,等着,一会就扫干净了”。
永生哥竟然关心自己,张大牛感觉心里一片火热,扫雪而已,又不是什么累活,扫一会还暖和。
发现气泡了,不过很少,李永生跟在大牛后面仔细观察,越靠近岸边气泡越多。
“大牛,扫这里”。
小舒有些心急,出来很久了啊!娘为什的还不出来喊吃饭啊!千万别冻着哥哥。
“好了大牛,就这里了”。
李永生划定了区域,在大牛和妹妹不解的目光中开始凿冰,两人目光有些迷茫,看不到鱼啊!
照着抄网的大小用凿子划了一圈,比抄网口稍微大一点,冰层很厚,估计得二三十厘米,有些费劲。
“永生哥,就把这块冰凿开就好对么?我来吧!我力气大”。
“小心点,别砸着手,不然没法捕鱼了”。
张大牛心里暖暖的,永生哥变了,应该是长大了知道心疼人了。
李永生惊讶的发现张大牛的凿子用的很好,或许是他父亲留下的不多的物件,平时专门练过。
冰层很硬,张大牛额头开始冒热气了,刚摘下帽子,被李永生喝止了。
“带上,流汗的时候不能拿帽子减衣服,不然容易风寒”。
张大牛赶紧带上帽子,内心一片火热,凿的冰面快冒火星子了。
噗!
圆形的冰面沉了一下,有水流泛上了冰面。
“大牛,让开”。
张大牛怕耽误事,手里拿着锤子凿子一屁股坐倒在旁边,见水流过来了,连滚带爬的往后退。
李永生用抄网棍子把冰块压了下去,塞进了旁边的冰层之下,没过一会,看到下面浮上来的黑影了,下抄网,快速的来回旋转,猛的提上来,抄网重量有了明显的变化,有货,把鱼摔在了冰面上,来不及查看,又把抄网伸进了水里,连续七八次,没动静了,李永生累的有些虚脱了。
张大牛的锤子和凿子都掉在了地上,两只眼睛瞪的溜圆,这都能抓到鱼,永生哥真是神了啊!小舒也完全惊呆了,鱼儿都傻了么?不对,是哥哥聪明才是。
李永生拄着抄网喘息,身体还不大行啊!
冰面上活蹦乱跳的鱼逐渐没了动静,保持着卷曲被冻住了。
“大牛,捡进抄网里,回家吃饭了”。
三个种类十六条鱼,三条半斤左右的,别的都二三两重,李永生不认识,搜索了片刻,像鲶鱼的是胡子鱼,像泥鳅的是黄条子鱼,最后三个大点的是青皮鱼。
三人兴奋的走在冰面上,张大牛一直在喋喋不休,永生哥竟然掌握了捕鱼技术,太厉害了,但不该问的绝对不问,别人问自己也不会说的,小舒满脸崇拜的看着哥哥,太厉害了我的哥,晚上应该能喝口鱼汤了吧!记得去年哥哥摸了鱼自己喝了几口汤,还啃了哥哥吃完剩下的鱼骨头,那种鲜香一辈子也忘不了。
母亲在河岸边等着了,大牛的娘也出来了,两家关系很好,母亲经常去大牛家里借个针头线脑的,但大牛的娘从来不进李永生爷爷一家的家门。
上岸有些困难,太滑了,先把手里的东西扔上去,李永生把大牛和妹妹托了上去,自己找了个没踩过的新鲜积雪,小心翼翼的爬上了岸。
三条大鱼一人一条,十三条小的给了大牛六条,自己和妹妹七条,张大牛一直在推让,直到李永生说不拿下次不带了才红着脸收下,大牛的娘在一边看的目光有些湿润,永生长大了,开始尊重大牛了。
张大牛拿着工具和抄网对着母亲显摆。
“娘,永生哥可厉害了,会算哪里有鱼的”。
大牛的娘接过了儿子手里的锤子和凿子,用方巾给儿子擦了擦鼻涕。
“永生娘,快带永生回家吧!外面太冷了”。
没了抄网,李永生一家三口只能拎着硬邦邦的鱼,小舒和母亲诉说着哥哥的厉害,母亲见儿子身体无恙,手里拿着鱼,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三弟,你就同意了吧!不然我们老李家还有希望么”?
一个假惺惺的男人的声音。
“全会,这事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为了我们李家的未来,为了你大哥能高中状元,不过你放心,你大哥中了状元不会忘了你的”。
一个苍老的男人的声音,说的斩钉截铁。
“你们还有人性么?永生还在昏迷,他爹万一被抓走了,我们一家怎么活啊”!
这次是个女人的声音,应该是那个一言不发的老三的媳妇,只是永生怎么那么耳熟呢?
卧槽,我不就是李永生么?不会说的是我吧!什么情况,自己不是死了么?明明记得出急诊的路上被闯红灯的水泥罐车压成了饼子,这是地府?还是穿越了?
李永生躺在床上没有睁眼,被窝里的手上有两只小手在揉搓,似乎是想把自己冰凉的手搓暖和了。
旁边的人还在争吵,李永生听明白了,老三,也就是自己的爹,要被家人强迫顶包了,爷爷奶奶和大伯是主角,旁边还有七八个敲边鼓的,有老四和老五,还有母亲的几个妯娌。
“够了”!
老爹终于爆发了,老实人不发火,发火以后大家都老实了。
“老三,你~”。
“老四,老五,你们既然这么想给大哥脱罪,自己怎么不去承认呢?永生还没醒,醒了再来找我,谁要是吵到了他别怪我不客气”。
一个娘娘腔的声音响起。
“郎中不是说让准备后事了么?三哥,别坚持了,你要是出了事,我们会帮着料理永生后事的,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嫂子和小舒大家也会照顾的”。
啪!
“李全营,你敢诅咒永生,我打死你”。
“爹,三哥打我,这又不是我说的,是郎中说的”。
屋子里又响起了爷爷的呵斥声,老五是不正经了点,除了老大是最心疼的小儿子,自己都没舍得打过,老三这个榆木脑袋竟然敢动手。
乱了套了,爹在怒骂,母亲在哭,爷爷奶奶在呵斥,大伯装模作样的劝兄弟和睦,叔叔和几个妯娌都在不断的指责老三,只有坐在床沿上的孩子默不作声,一遍一遍的给自己搓着冰凉的手。
“啊!永生睁眼了”!
李永生本想偷看一眼这奇葩的一家,结果被眼尖的五婶婶看到了,尖利的声音立即让屋子安静了。
爹娘顾不得和家人争吵了,瞬间扑到了床前。
“永生,永生,醒了么,快睁眼看看爹”。
“永生,快看看娘”。
听见两个疲惫中充满了担忧的声音,反正已经暴露了,李永生慢慢睁开了眼睛。
“爹,娘,怎么这么吵啊”!
“你们出去吧!永生大病一场,需要休息”。
爷爷说话依然斩钉截铁。
“那不行,这事必须定下来,王乡绅和王童生还在前院等着呢”。
李全会这会儿只想赶人,面对家人的背叛和冷血也是心凉了。
“我同意了,玉佩放下,一会我会出去交待,你们赶紧出去,晚一刻我就反悔”。
一家人喜形于色,大伯赶紧把玉佩放在了桌子上开溜,还打了个手势让大家噤声出去。
屋子里安静了下来,李全会眼里只有床榻上的孩子,理都没理桌子上的玉佩。
母亲握着李永生的手说话了,儿子醒了是天大的惊喜,一个没注意孩他爹竟然答应了,木已成舟,现在再去反悔也不可能了,家人能把他们一家吃了。
“当家的,你怎么就答应了呢?你要是坐了大牢,我们娘仨不得被他们挤兑死啊”!
李全会叹了口气,摸了下儿子的额头。
“坐大牢就坐大牢吧!生儿刚刚醒了,可不敢任他们在这里吵吵,永生,感觉怎么样”?
李永生虽然做为“过来人”,也有些佩服这位“父亲”,为了孩子,这样的事也敢顶包,早知道自己不睁眼了,害了他啊!
“爹,娘,我没事了,就是全身没劲,爹,不要去顶包好不好”?
李全会摇了摇头:
“生儿放心吧!男子汉大丈夫说到必须做到,我言语恳切一些,说不定王乡绅一家能放过我”。
李全会拿着玉佩出了房门,母亲喊了一声,站起了身子后又有些犹豫。
“娘,不用管我,你快去看着点,想办法帮爹躲过这一劫”。
李永生听出来了,父亲李全会比较木讷,母亲还好,硬核一些。
母亲犹豫了片刻,摸了摸李永生的额头,给掖了下被角。
“小舒,照顾好哥哥,娘马上回来”。
李永生看着母亲出了房门,低头看向了坐在床沿上的妹妹,发现妹妹竟然在瑟瑟发抖。
“小舒,怎么了?冷么?冷就上来,盖着被子暖和”。
听见哥哥竟然叫自己小舒,妹妹更害怕了。
“哥,小舒以后听话,你别打我了好不好”。
李永生有些无语,努力的融合了些之前的记忆,这个家伙到底混蛋成什么样子啊!亲妹妹都打,看样子还打的不轻,活该一病呜呼了。
李永生把妹妹的手抓在手里,小手上满是血口子,看着就感觉很疼,不出意外,应该是洗衣服洗的,这又是前院又是后院的,不应该是个富户么?怎么大小姐还要洗衣服啊!
想想刚才一屋子人的打扮,不对,富户哪有这么穿的,不会都是泥腿子吧!自己不想种田啊!
继续努力融合记忆,希望破灭了,前院后院只是家庭大而已,全是土胚麦秸房子,标准的农户,不对,大乾朝,古代好像没有个大乾朝啊!
李永生累了,这家伙脑子里全是偷鸡摸狗捞鱼摸虾,人才啊!
正事知道的不多,朝代是大乾朝,大乾朝之外还有别的国家,最远去过平安乡,现在住的村子叫永乐村,家里在村子里也算得上大户,也就是家庭人口多,土地稍微多点而已,还是吃不饱。
自己应该是架空了,不熟悉啊!要是唐朝宋朝之类的还好,到这里是两眼一抹黑啊!
前院似乎没有发生争吵,也不知道爹娘怎么样了,虽然没有半点关系,但毕竟占据了人家宝贝疙瘩的身体,可惜自己浑身无力帮不上忙。

外面还在垒墙,大冬天没法和泥,只能凭实力搭建,垒到半人多高就垒不上去了。
李永生已经躺在温暖的炕头上了,一直冰冷的身体似乎有了些知觉,几个村妇在劝解着母亲,数落着李家怎么怎么不是人,父亲有些尴尬,烧开了水赶紧招呼帮忙的乡亲喝水。
忙到中午饭,乡亲们自动的散去了,小舒用热水烫了鸡蛋,剥开后蘸了点盐豆子的汁水。
“哥哥,你快吃了吧!吃了才能好的快”。
李永生摸了摸妹妹乱蓬蓬的头发。
“哥哥不喜欢吃鸡蛋,小舒你吃吧”!
“哥哥说谎,你~”。
李永生见妹妹又露出了怯生生的表情,寻找了一遍关于鸡蛋的记忆,果然,那货有鸡蛋就没和妹妹分享过,全是吃独食。
“小舒,我病了以后看见鸡蛋就恶心,你快吃了吧!不然我更恶心了”。
小舒赶紧把鸡蛋放在了身后,一脸的惶恐。
“哥哥,我先给你放着,天冷坏不了,等你不恶心了再吃”。
李永生有些无语,欺负狠了啊!这么乖巧的妹妹不应该疼着么,这货还真不是个玩意。
母亲在外间煮稀粥,听见兄妹的对话有些感动,儿子大病出去竟然知道心疼妹妹了,要是真的懂事了该多好啊!没了鸡毛蒜皮的琐事,虽然贫穷了些,好好干活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
“小舒,哥哥不喜欢吃你就吃了吧!都蘸上盐汁了,老放着也不好”。
小舒不再犹豫了,小口啃着鸡蛋,仔细的品味着鸡蛋的香味。
刚吃过午饭,乡亲们陆续登门了。
“三嫂,分家了就分了,别太往心里去,就你公婆妯娌那德行,分开过也好,当家的让我送一斤米,别嫌弃少”。
“哎呀,这可不行,上午已经帮过忙了,饭都没吃,家里都不宽裕,快拿回去了”。
妇人将大米倒进了米袋子里。
“乡里乡亲的,谁家没点难处,大家都帮一把难处就过去了,我还得回家缝衣裳,外面冷,别送了”。
“三哥,我给挑了担柴,扔这里了啊!家里多的是,不够再喊我,房子四处漏风,别冻着孩子”。
大米,鸡蛋,柴禾,豆腐,最少的只是一个咸菜疙瘩,但就是这种雪中送炭的温暖,让一家人心里暖洋洋的。
晚饭吃上了炒豆腐,母亲煮了两个鸡蛋,妹妹拿着两个剥好的鸡蛋,见哥哥看着鸡蛋不恶心了,蘸了点咸菜汁塞进了哥哥嘴里,李永生只吃了一个。
“小舒,听哥哥话,你也吃一个,你看小手皱巴的,以后哥哥会想办法赚钱给你吃肉的”。
吃饭的父亲有些好奇,儿子竟然不护食了,生了场病性子都变了么?
小舒含着热泪吃了鸡蛋,她虽然馋,但这次不是因为吃上了鸡蛋,而是因为哥哥心疼自己了。
李永生食欲不错,坐在炕上吃了一个鸡蛋和半盘子豆腐,还喝了半碗稀粥,爹娘的脸上的皱纹舒展了很多。
四处漏风的地方已经被乡亲们用干草塞住了,柴火够用的,担心儿子身体扛不住,母亲把炕烧的火热。
见妹妹穿着一身单薄的衣服,坐在板凳上抱着腿瑟瑟发抖,李永生忍不住说道:
“小舒,上来暖和啊!哥哥这病不传染的”。
妹妹这次是真的开心了,见母亲点头,爬上炕头就钻进了被窝。
见兄妹在炕上聊的开心,两个长辈相视一笑,目光中都充满了欣慰。
小舒睡了,李永生给掖好了被子,爹吹灭了油灯上床了,娘担心炕不够暖和,又给炉灶里又烧了把柴禾。
借着明灭的火光,李永生睁着眼睛看着屋顶,依然在融合记忆碎片,永乐村东面和北面都是连绵的大山,乡亲们之所以冒着严寒把倒塌的墙垒高,就是担心晚上有野兽进宅,想到这里李永生更痛恨那家没有人性的“亲人”了,这是把自己一家往死路上赶啊!
大山里面的水流汇聚成了河流,顺着永乐村村南往西南方向流去,这个时间结了厚冰,是以前这个家伙最喜欢的去处,大山里竟然有老虎豹子之类的猛兽,还有狗熊和野猪,怪不得这家伙对大山有恐惧心理。
李永生融合完所有的记忆已经深夜了,村子外传来了几声狼嚎,有些可怕啊!猛兽来了半人多高的院墙可以一跃而进,就屋子这两扇破门,哪怕顶着家具也不一定能顶住猛虎的拍打,怪不得爹娘睡在外间的床上床头上都放着镢头和锄头。
担忧了半天,身体还是太虚弱了,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梦乡。
咳!咳咳!
“他娘,注意点,把孩子呛醒了”。
母亲一脸自责,柴禾有些潮,不好点,塞得多了一些。
“生儿,我小心点,你再多睡一会”。
妹妹也醒了,躺在哥哥的身边非常幸福。
“哥,我下去给你倒水喝”。
李永生确实感觉有些口干舌燥,睡炕就这点不好,烤的慌,睡一晚上严重缺水。
咕咚咕咚的灌了两碗水,立马来了尿意,刚掀开被子穿衣服,老爹看明白了。
“别起,我去给你拿尿勺”。
这就尴尬了,在炕上尿么?
“别拿了,比昨天好多了,我自己去”。
父亲不想阻拦儿子。
“那也行,穿好衣服围着被子,千万别再着凉了”。
外面有些奇冷啊!昨天躺在床上压了三层被子没什么感觉,去茅房抖擞完了,本想着站在院子里好好看看东面和北面的大山,见母亲一脸担忧的看着自己,赶紧回屋吧!
披着被子上了炕,感觉外面的温度不下于零下二十多了吧!现在是最冷的时候么?
吃过早饭,爹娘在统计粮食,大米差不多四十斤,这四十斤大米才是一家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其它杂粮有个五六斤的样子,李永生早上喝的小米就是其中的一种。
“他爹,粮食和白菜都不舍得抛费,两只鸡杀了吧!给生儿补补身体”。
“不留着下蛋了”?
“不留了,没东西喂,留着也不下蛋,一起杀了吧!煮了放着给生儿补身子,还有,给我们的这两只我熟悉,都是不怎么下蛋的”。
父亲有些尴尬,越觉得一家人不是个东西,明明儿子需要补身子,还给了两只不下蛋的母鸡。
“也好,没个鸡舍,放家里晚上还招豺狼”。
李永生本想开口阻止,听到招豺狼赶紧闭嘴了。

大牛娘已经热泪盈眶了,一百四十文,做梦都不敢想啊!
“永生娃,婶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本以为能卖个二三十文,要不我们拿五十文吧!都是你的本事赚的钱,婶婶拿着心里有愧”。
来到僻静的街道,李永生数了一百四十文,一股脑的递给了婶婶。
“婶婶,我早说过,我和大牛是兄弟,我们亲兄弟,明算账,我不会让大牛吃亏的”。
父亲接过布包的手有些颤抖,五百文,给了大牛娘一百四,还剩三百还是多少,该死的,怎么越算脑子越乱啊!
有了钱,两家放心的赶大集了,大米,猪板油,花生油,盐巴,买的都是生活的紧缺物资,两家还都买了些糖果,大牛娘不由分说给李永生和小舒都塞了半口袋。
回去的路上充满了喜悦,李永生含着糖块,接受着两家大人的夸奖。
“哎呀!这不是永生娘么?怎么着,快过年了,也来置办些年货啊”!
四个女人,老宅的妯娌四个,一人挎着一个篮子,应该是去赶集,说话的是大伯母。
母亲没有说话,和二伯母点了点头,父亲挑着担子一言不发,头不抬眼不睁的过去了,大牛娘跟着挑担子的儿子也错过去了。
见母亲不说话,大伯母变本加厉。
“永生娘,老三和这个寡妇走的很近啊”!
“老大家的,不用操心太多,路上雪滑,小心摔倒了”。
“你好咒我,果然是贼偷家的老婆,嘴上也不干不净”。
见母亲气的发抖,李永生上前一步。
“大伯母,今天赶集碰到了王员外,我感谢了他不告官的恩情,谁料王员外心里明白的很,说根本不相信我父亲会拿玉佩”。
大伯母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看着想要发疯,李永生继续说道:
“王员外还说了,我们一大家子谁能干出那种事他心里有谱,还说王童生交友不慎”。
李永生看着大伯母脸色气成了猪肝,感觉非常痛快。
“娘,走吧!不要和不相干的人生气,不值得”。
大伯母张了几次口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大家都心里明白,都是自己人,装也没法装,那个王员外真是瞎了眼,亏的一家男人考虑了一晚上想出的好主意。
剩下的路有些沉闷,母亲犹豫了片刻开口了。
“永生,以后尽量不要插嘴,要不别人会说你不敬长辈”。
“娘,这样的长辈不敬也罢,我们过自己的日子,他们不找茬懒得管,要是找茬不用让着他们,不然还以为我们家好欺负”。
大牛娘已经接过了大牛的担子,闻言回头劝解。
“嫂嫂,永生娃说的对,不用让着他们,不然他们会爬到你头上欺负你”。
回到家,父亲插了大门梳理买回来的物资,三十斤大米装了半桶,十斤面粉和其它物资装了一桶,三百六十文钱,花了二百一十文,有些心疼,但都是儿子挣得,觉得脸上非常有光。
“他娘,还有一百五十文,找地方藏着,这可是三十斤白花花的大米呢”。
“分家的时候家里还有十八文,该买的都买了,年前就不花了,等着谁家杀猪买点肥肉,过年的时候包饺子”。
二斤猪板油,母亲割了一块用大锅卤了,熬了半颗白菜,香喷喷的十分诱人。
习惯了下午睡觉,吃完饭又脱鞋上炕了,小舒睡不着,坐在桌子跟前小声翻弄着大牛娘给的糖果,数了很多遍了,十五块,自己最多吃五块,剩下的等哥哥吃完了再拿给哥哥。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爹娘脸上的笑容明显增多了,还有三天过年了,李永生决定再去搞点年货。
吃完早饭,李永生拿着两个麻包带着妹妹来到大牛家,大牛娘看着李永生眼中带着发自内心的感激,孤苦的娘俩终于能过个富足的年了,都是永生娃娃的恩赐。
“永生,吃饭了么?我给你们盛粥喝吧”!
李永生找凳子坐下,把妹妹揽在了怀里。
“婶婶,不用管我们,刚吃完了,今天天气不错,一会我带着大牛再去趟河里,搞点鱼过年吃”。
张大牛急匆匆的喝完粥,他不想让永生哥等他,以往永生哥很少进家门,更别提等他了,都是喊一嗓子就走,自己无论在干什么,都得赶紧跑出去追。
大牛娘目送三个孩子出了门,目光中全是感激,村子那些嚼舌根子的都说大牛傻,孩子们没有喜欢和大牛玩的,永生娃病好了不但还带着大牛玩,还分鱼分钱,并没有看不起的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应当理得,大牛娘感觉的出来,永生娃长大了。
“永生哥,往哪里去啊”?
“往西走,昨天去集市我看到了三个大湾子,挨着试一下”。
湾子比较远,离村子最少有二里多路,李永生拿着扫把,走走停停检查河边有没有气泡。
“小舒,累不累”?
“哥,不累的”。
走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到地方,三个湾子,两个在石桥这边,一个在石桥的西边,大牛抢过扫帚开始扫雪,湾子比之前的都大一些,李永生和大牛轮换着扫。
石桥是过河的要道,虽然河面上结了冰,行人可以安全穿越,像牛马车或者推车还是要走正路的,不时有人车路过,不知道这三个孩子在河面上发什么疯,大人看到了估计要揍屁股了吧!
第一个湾子没货,不过第二个湾子有些气泡,李永生没着急下锤,拖着扫帚去了第三个湾子,这里气泡多的话第二个湾子就放弃了。
有些失望,满头热气的扫完第三个湾子,啥也没有,还是得回桥东第二个湾子。
两人轮换着砸锤,大牛更专业一些,他不想让永生哥出力,一是永生哥病刚好了,二是永生哥脑子好使,脑子好使的人就应该指挥。
三个孩子没注意,一辆牛车过了桥南停了下来,一只手掀开了车帘子,坐在车里张望着河里。
“小舒,抄网”。
妹妹把抄网递上,李永生紧紧的盯着冰面。
“大牛,砸开了马上后退,别把鞋子和裤子弄湿了”。
噗!
圆形冰面一沉,大牛拿着锤子凿子立即后退,放下家伙站在永生哥旁边,万一鱼多了炒的次数多他要接手的。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