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我朱棣拒绝就藩畅读佳作推荐》,由网络作家“早餐羊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我朱棣拒绝就藩》,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我朱棣拒绝就藩畅读佳作推荐》精彩片段
“俺滴个乖乖!”
二婶儿紧接着一声惊呼,把其他人惊醒。
一群婶子推开篱笆小门走了进来。
朱棣看了眼徐妙云,带徐妙云从屋里出来,刚出来,一群婶子就把两人牵着的手挤开。
朱棣也被挤到外面……
朱棣看着右手,这只大手……刚刚还牵着一双柔软小手,一眨眼就变得空落落?
视线从右手移开,含笑转向徐妙云。
一群婶子围着徐妙云转,惊讶打量着。
“娘嘞!咋能这么漂亮!”黑壮粗的四婶儿突然惊呼一声,惊叹声顿时接连响起。
“俺活了半辈子,就没见过这么白这么漂亮的女孩子!”
“可不,就是俺娘家周员外家的小姐,那可是江宁县第一大美人,和四郎家的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四郎撞啥大运了,咱们土桥村一枝花要换人了!”
……
徐妙云含笑任由婶子们夸赞评价,眼神却趁着众人注意力在其他地方时,不停给朱棣使眼色。
传递的消息只有一个:快点儿,快点儿过来帮我解围……拜托了,求求你了……
徐妙云含着羞涩笑意,不停催促的小眼神,落在眼中,朱棣极力忍着,还是不由满脸笑意。
“各位婶子,各位婶子。”朱棣喊着好不容易挤进去,来到徐妙云身边。
农村就是这样,他刚到第二天,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一时间难以从容自如应对,很正常。
这里的一切,无论是环境、行为方式、谈吐交流和他们曾经的环境十分不同。
“婶子,这是我媳妇徐大丫。”朱棣笑着介绍道。
徐妙云俏脸微红,伸手偷偷掐了朱棣一下。
朱棣察觉后,暗笑,继续故意道:“大丫,这是二婶儿。”
“二婶好。”
“大丫,这是三婶儿。”
“三婶儿好。”
“大丫,这是四婶儿。”
……
徐妙云礼貌笑着,按照晚辈见长辈的礼节问好,并且记下每一个婶子的特征,同时按捺着转身咬朱棣一口的冲动。
这人……太坏了!
每介绍一位婶子,前面总要加大丫前缀!
太坏了!
有这个必要吗?
不符合日常交流,语义简单、明了、准确的习惯。
就是写文章,先生批示,也要狠狠给他批一句:故意凑字数!
一圈介绍结束,一群婶子又惊呆了。
徐妙云不解看向朱棣,眼神询问:怎么了?
‘你表现的太有礼貌了!’
朱棣暗笑。
咳咳……
朱棣轻咳一声,一群惊呆的婶子才回神。
“娘嘞!”
“这就是书香门第?俺娘家周员外家小姐,都没这种……这种……”
……
一群婶子惊讶议论着,贫乏的知识,又让她们无法用词语,准确表述,被徐妙云身上的什么,惊呆了。
就连书香门第这个词。
还是昨天,朱棣编造徐妙云家世时,她们听去,记住的。
徐妙云努力适应着,尽可能收起以前的习惯,笑着说:“我有很多不会的地方,以后可能要麻烦婶子们了。”
比如插秧、锄地……
“这算啥事!”
“有啥不会,别客气,尽管问就成。”
“可不,教你农村这点事儿算啥,只要你不是找俺们借钱借粮食就行。”
“哈哈……”
……
一群婶子嘻嘻哈哈说着,很快就自来熟起来,有人抓着徐妙云的手打量,有人摸着徐妙云的红嫁衣。
“这衣服料子可真好,肯定老值钱吧?”
“要是俺出嫁时,能穿一次这样的嫁衣,该多好。”
“大丫啊,农村可苦了,你这白嫩的手,能适应吗?”
“可别吃不了农村这苦,过几天跑回娘家。”
……
“婶子们,你们可别给我把媳妇吓跑了。”朱棣哭笑不得及时制止,“大丫只是不懂种地,其他事……”
徐妙云含笑转头,握住朱棣的手,阻止了朱棣为她辩解。
一群婶子顿时打趣取笑。
“这就护上了?”
“大丫,四郎可是个万里难挑的好男人,干活是一把好手,一个大小伙子,过日子也井井有条,好的嘞!”
“像四郎这样的,俺从未见过,你没来前,俺们村不知多少人家,眼巴巴盯着四郎呢!”
“你好好和四郎过日子,将来等着享福吧,这个小屋以前的主人,是个做豆腐的,那人就有点小能耐,现在都搬到镇子上了,往后,你家四郎肯定能带你搬到县城!”
……
一群碎嘴婶子,好一顿安利朱棣后,有说有笑离开。
呼!
徐妙云松了口气。
松开握着朱棣的手,“我有罪!”
有罪?
朱棣被搞蒙了,“你有什么罪?”
“村里那么多姑娘盯着你,我破坏了那么多女子,对你的深情厚意,这还不是犯罪?我现在就收拾收拾东西回金陵城,给那些受伤女孩子腾地方。”
话罢,徐妙云丢给朱棣一个背影,就往屋里走去。
转身瞬间,朱棣看不到时,唇角泛起点点笑意。
朱棣回神,看着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快步追进去,见徐妙云已经开始脱嫁衣,诧异道:“你真要跑路?”
噗!
徐妙云瞬间破防,笑出声音,“穿着这身衣服,怎么给你做早饭。”
“我细皮嫩肉,什么也做不了,要是连饭都做不好,怕是我厚着脸皮,赖着不走,有人都要写休书,休了我,再娶一个能做饭、能下地的村里好妹妹了。”
……
说话的短短功夫,徐妙云不但换了一套便捷常服,同时还把嫁衣整整齐齐折叠好。
又把被子叠成,和昨天一模一样的豆腐块。
弯腰仔细抚平褥子上的褶子。
行云流水,干练娴熟,前后拢共也就十几句话的时间!
然后转身就要去烧火做早饭。
朱棣看的惊呆了。
没练习,最多就是昨天看了眼豆腐块的被子,就能叠这么好?
他能叠好,是因为前世养成的习惯。
而且,在十几句话的时间内,还同时完成了好几件事情!
徐妙云去院子里抱柴火,经过朱棣身边时,被一只突然伸来的手拉住。
徐妙云停下,唇角泛着点点笑意,抬头。
朱棣笑了,说道:“那些婶子没坏心思,说你细皮嫩肉,也不是夹枪带棒讽刺挤兑你。”
“怎么说呢……”
朱棣微微皱眉,思考如何准确表述,神色也变得认真郑重。
“农村的百姓,很真!”
“这种真,是日常生活养成的。”
“挖渠,就要卖力的挖干净,不能糊弄了事,不然淤堵了,庄稼需要水时,就不能及时得到灌溉。”
“锄草,就得用力把草根刨了……”
“向别人求助时,就来不得半点自尊,该跪下的时候,就得跪下,还得用力磕头。”
……
“总之,普通人想活着,想活好,只能来真的,来不得半点虚的!”
“事事都要来真的,自然而然养成了这种真。心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时候,可能无意识一句话,就会戳到人肺管子,但绝大多数情况,他们并不是针对你,仅仅只是习惯。”
徐妙云余光看了眼被朱棣牵着的手,笑道:“我没生气呀。”
“我拦着不让你为我辩解,就是因为我没生气啊。”
其实,拦着不让辩解,她还有另一层用意,说再多,都不如实实在在做出来。
她要证明给村里的婶子们看,她能。
更要告诉金陵城,那些等着看四郎笑话的人:他们能把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
同时,也让关心他们的人,看着他们把日子过好、过红火,能安心欣慰。
朱棣瞧着徐妙云眸中那股子不服输劲儿,就猜得七七八八了,抬手捏了捏徐妙云脸颊,“刚才十几句话中,换衣服、叠衣服、叠被子、整理褥子,你已经证明了,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了。”
“你去灶台引火,我来抱木柴。”
朱棣转身出去。
徐妙云轻轻抚摸脸颊,被朱棣捏过的地方,俏脸微红着,冲朱棣的背影张嘴咬人。
然后转身……
转身瞬间,唇角情不自禁微扬。
院中……
朱棣弯腰取木柴,小声嘀咕:“昨晚都干什么去了,怎么就没发现,小脸这么软!”
说着,唇角情不自禁微微上扬。
和一个优秀的女孩,先婚后恋的感觉,太美妙了。
就像开宝盒,每一次点点滴滴的了解,就像打开一层宝盒,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惊喜。
另一边。
一顿温馨早饭结束。
朱棣要去洗碗,却被徐妙云拦住。
拥有现代思维,他觉得这样挺正常。
可徐妙云却坚持不让,“传出去,我不得被村里乡亲笑话的无地自容?”
朱棣想了想便放弃了,这里毕竟是大明,不是前世了。
等朱棣走后,徐妙云高兴笑着开始收拾,越发笃定,就像二妹说的,往后的日子,她一定会很幸福的。
洗碗、整理行礼、扫地……
一炷香时间后,徐妙云站在屋中仔细打量着,确定不但恢复昨天的模样,而且这个小屋还多了她、她的东西、她的气息。
唇角情不自禁泛起笑意。
走到摆放在床尾不远的织机前,手指轻轻从织机抚过。
又坐在织机前试了试,确定织机还能用后,不知想到了什么,会心一笑,起身往院子里走去。
“这是要做什么?”徐妙云看着朱棣,正在打磨一个木制的四四方方盘子,不由好奇询问。
朱棣抬头,举着被打磨光滑的盘子,说道:“这个吗?”
“这是水培箱。”
见徐妙云不解皱眉,他指了指小院东侧的大黄:“给大黄制作水培饲料。”
“等三月中旬就要开犁了。”
“要提前一个月给大黄增加营养。”
“家里只有面粉、谷米、大米,还有一些麦子、稻子,没有黄豆之类的牲畜精料。”
“麦子、稻子直接喂,效果差。”
“把麦子放在这个水培箱,再放置在屋中,七天时间就能长出嫩绿的嫩芽,把这种水培饲料喂给大黄,效果最好。”
麦子发芽后,淀粉转化为麦芽糖。
含糖量增加,牲畜吃了,长膘才快。
徐妙云走过去,拿起放置在旁边,打磨光滑的‘水培箱’,皱眉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朱棣笑了笑,前世,他坚守的地方,是唯一保留军马的。
并且一年有半年时间,都是冰天雪地。
他就是用这种方法,保证‘老战友’的战斗力。
“在皇宫时,我偶然在一本古籍中看到的,只潦草的记录了一句,我想试试。”
徐妙云低声说道:“其实,出门前,阿爹偷偷给我带了很多宝钞,可以一比一按照面额兑换,我们可以购买豆子、高粱的。”
朱棣笑着摇头。
徐妙云盯着朱棣。
朱棣笑着解释:“我不是自尊心泛滥装清高,真要需要用时,我肯定会找你要的。”
“你都是我的了,你的钱,自然也是我的了。”
徐妙云含羞白了眼朱棣。
“之所以不动用,是因为有办法替代,钱就留着,留在最需要的时候。”
“为什么农民,很容易致贫,失去土地,无立锥之地?”
“就是因为农民抗风险能力太弱了。”
“一场大病,一场天灾,都能把一个家庭摧垮。”
“我们现在也是农民,这笔钱自然要留着,用在刀刃上。”朱棣说着,伸手笑着捏了捏徐妙云脸颊。
徐妙云下意识看向院外,看到远处有人走来,条件反射拍掉朱棣作怪的手。
朱棣也注意到有乡亲要下地干活,经过他们的小院,收敛了一些,说道:“你帮我把这些盘子搬回去,我去搬架子。”
顺着朱棣手指的方向,徐妙云看到了立在院子西侧,总共七层的木质架子。
立刻明白,用麦子水培饲料,朱棣已经筹划了很久。
虽然对‘水培饲料’还有些怀疑,却也没有继续坚持购买黄豆和高粱。
实验后,如果失败了,再去购买也不迟。
都准备了这么久,并且已经做完了所有前期准备,她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支持!
力所能及,帮着把这件事做好,成了最好!
失败了也没关系。
徐妙云笑着点头,“嗯。”
看着徐妙云抱着‘水培箱’进屋的背影,朱棣笑着转身去搬架子,小声嘀咕:“真是撞大运了,白捡了这么好的媳妇。”
以小见大,从这件小事,已经能看出,徐妙云对待往后漫漫岁月的态度。
支持他的决定!
……
小屋内。
朱棣把架子摆放在灶台附近的位置,保证温度。
然后把‘水培箱’摆放在架子上,在底部铺上一层用破旧衣服裁剪成的布块。
布块有两个作用,麦子发芽生出毛根,深入布块缝隙,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同时布块也有含水保湿作用。
给七个水培箱撒上麦子后,朱棣给最下面的水培箱喷洒了些水,见徐妙云认真观察,笑着解释:“明天给倒数第二层洒水,后天给倒数第三层……以此类推。”
“按照书上记载,水培七天即可喂养牲畜。”
“这样,就可以确保,大黄每天都能吃上水培的鲜嫩麦苗。”
徐妙云认真记着这些内容,盘算着如果实验成功,就把这件事接过来。
听着听着,心中有些酸溜溜,她……竟然都有些嫉妒大黄了!
下意识说道:“你对大黄可真好。”
朱棣笑道:“当然得好了,他可是咱们家吃饭的本钱。”
呼!
见朱棣没有察觉,徐妙云暗暗松了口气,赶忙转移话题,“家里都准备好了,我跟你去田里吧,我还不知道,我们家的田在哪里?”
“水渠我已经清理了,田里没活。”朱棣笑道:“不过,的确应该带你去视察一下,咱们家的江山,视察结束,我带你去山上转转。”
“土桥村东边的山,看着还挺漂亮的。”
“踏春吗?好啊!”徐妙云高兴道。
朱棣笑道:“算是吧,真到了踏春的季节,可能忙的顾不上,咱们提前去踏春!”
……
这对新婚夫妇,高高兴兴去视察他们家的‘江山’,并且提前去踏春时。
淳华镇通往土桥村的小路上。
一群人鲜衣怒马而来。
哈哈……
爽朗笑声中,蓝玉扭头确认道:“膺绪,你再给蓝叔说说,朱棣说了什么?”
徐膺绪嘲讽笑道:“我也是偷听到的,朱棣和我大哥承诺,年底就盖大房子,还邀请大哥年节吃过团圆饭后,去他们的大房子作客。”
哈哈……
“真是锦衣玉食出身,不知道农民的苦。”蓝玉笑着摇头,眼底尽是轻蔑之色。
蓝春不解询问:“爹,盖房子这很难吗?”
哼!
蓝玉瞪了眼蓝春,哼道:“何止难!”
“老子提着脑袋拼命,给你们打下现在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你们当然不知道,农民想崛起的困难。”
“一年时间盖大房子,如果农民过好日子,这么容易,这天下就不会有那么多造反的人了!”
苦出身,蓝玉很清楚,农民想要发达的困难。
历朝历代,无数条条框框,无数人,把农民按在贫瘠的土地上,果腹温饱已经很不错了。
发达?
那是很难很难的!
农民想发达,想改变命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破规矩!
要么踩那些灰白地带,要么造反。
顺着规矩,当顺民的,一辈子也别想发达显贵!
蓝玉唇角微扬,朱棣如果踩那些灰白地带,就是他们踩死朱棣的最佳机会!
“加快速度!”
蓝玉爽朗大喝一声,挥舞马鞭,鲜衣怒马,直奔土桥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