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韩烈赵佶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作品穿越大宋:重现唐汉盛世》,由网络作家“江东大都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穿越大宋:重现唐汉盛世》,讲述主角韩烈赵佶的爱恨纠葛,作者“江东大都督”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意外穿到大宋,恰逢女真来袭,国土凋零,哥大展拳脚的时候来了。且看我觅良臣,收大将,一路乘风破浪击退敌军,把大宋打造成世界第一!...
《热门作品穿越大宋:重现唐汉盛世》精彩片段
却让韩烈率领的这支军队,在沂州城内,赢得了巨大的口碑。
汤尚和身为州判,却不是知州的手下,而是对知州,有监督和弹劾权利的。
但他现在率先支持韩烈,暂代知州一职。
六曹的录事参军署官见状,自是纷纷附和道。
“我等愿意听从韩知州吩咐。”
“恭贺韩知州,暂代知州之职。”
李孝忠,董山等人,紧随其后,纷纷拱手道贺。
“感谢蒋大人和诸位的支持和信任,韩某诚惶诚恐。”
就在韩烈站了出来,想要发表一番笼络人心之语时,大堂之外突然传来一人呵斥。
“本县反对,知州一职,乃朝廷要职,岂能没有政事堂,吏部的任命,就私相授受呢?”
说话之间,只见数人从外走了进来。
为首之人,头戴直角幞头,身穿绿袍官服,腰缠玉珏腰带,昂首阔步而来。
此人面相庄严,目光凌厉扫视众人之下,继续说道。
“私自许诺封官,乃是谋逆之罪,难道尔等都要谋反吗?”
给韩烈和蒋圆扣上谋反大帽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沂州附郭权知临沂知县事的何文涛。
这人三十出头的年龄,据说是前朝权相蔡京的门生。
仗着是蔡京的门生,他一介知县,这几年在临沂知县位置上,向来是跋扈横行。
即便是知州蒋圆,通判汤尚和,他都丝毫不给面子。
不过去年蔡京罢相被贬而死。
这家伙好不容易沉寂了一段时间。
但是今天他突然跳出来,主要是他接到一封密报。
那就是赵构在应天府登基继位,并且还任命了他昔日上司刘洪道,为京东东路安抚使。
不日刘洪道即将赶赴青州赴任。
京东东路首府本是济南府。
如今济南府沦陷,安抚使治所,移驻青州。
除刘洪道即将上任外,朝廷还任命了赵明诚为密州知州。
而这就是何文涛的底气所在。
新皇帝继位,那就代表朝廷还在,蒋圆私自把知州,交由韩烈接替,那就是违法谋逆之罪。
其次,何文涛本人也看中了沂州知州一职。
他在临沂知县的位置上,已经待了三年有余。
在他看来这沂州知州一职,就算要换人,也该由他来接任。
至于韩烈,一个外来户,凭啥跟他抢夺?
何文涛的反对之言,得到他带来的县丞,县尉,主薄等人一众附和。
“蒋知州,根据我们何知县所接到的消息,康王殿下,已经在在应天府登基。”
“官家继位,并任命了刘洪道大人为京东东路安抚使。”
“你私自把官印官凭,交给韩烈,这可是大罪。”
临沂县丞向来唯何文涛马首是瞻。
这会他们几个也是有备而来,目的就是借助官家继位的消息,把蒋圆等人压下去。
进而让韩烈无法接任知州一职。
果然,蒋圆得知赵构继位的消息,脸色就是一变。
通判汤尚和也是一脸震惊的问道。
“何知县,此事当真?”
“官家继位,乃是大事,某岂敢造假?”何文涛傲然的回道。
“怎么会这样?”蒋圆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
汤尚和一时也是乱了方寸。
“何知县,你好大的胆子,你竟敢假传圣旨。”
眼看大家都被何文涛唬住,韩烈冷冷一笑,抬手指着几人喝道。
“官家继位,必然昭告天下,蒋知州都没有接到旨意,你一个知县,又是如何知晓的?”
“我看你才是假传圣旨,意图谋反之徒。”
韩烈的一声大喝,堂下何文涛等人,这才反应过来,他们确实没有旨意。
“果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傅庆见众人萎靡不振,不屑一笑,暗自腹诽了一句。
在他看来,现在他们手中,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拉起一支义军,占山为王,远比跟着朝廷要快活得多。
宇文虚中奉命出城,企图寻找到李若水一行人,却因为傅庆带队,去了沂州而失败。
但宇文虚中随后审问了,被俘的士兵和几名队伍中的朝臣。
却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吃了一惊的他,顾不得天色已晚,快步直奔行在大殿。
“杨将军,通禀一下官家,下官有要事汇报。”
杨沂中也没敢阻拦,而是派人去请示了一下。
这会刚刚吃过晚饭,正准备在殿内花园散步的赵构,得知宇文虚中求见,当即让内侍把他引到书房殿。
“官家,今日城南门外之事,确实误会甚大。”
“下官询问了多名在押的官吏,以及一些士卒,获悉了一个惊人消息。”
随后宇文虚中就把韩烈,在鹤丘水淹完颜宗望,东明率众守城之事,尽数汇报了一遍。
还有有关赵构母亲贤妃韦宁,以及他的王妃邢秉懿,等一众嫔妃,帝姬皆在韩烈军中一事,尽数汇报了一遍。
“这,这都是真的?”赵构满脸不可置信。
“陛下,微臣开始也不信,可微臣询问的那几名官吏,一人是吏部员外郎,一人驸马都尉,一人是刑部侍郎。”
“他们都是言之凿凿啊,都说是亲身经历,绝无虚言。”
宇文虚中正色的回道。
“刘光世误我啊!”赵构面色一变,哀叹一声:“去,把那些人带上来,朕要亲自过问。”
“母妃和朕的爱妃,还有父皇的消息,朕一定要问清楚。”
当赵构见到人,询问过后,心中也基本信了七成。
“康大班,让黄大人和汪大人前来见朕。”
内侍省都知康履,连忙躬身应道。
“奴婢领旨。”
“宇文卿家,你可知这韩烈是何许人?”赵构这会,对于韩烈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回禀官家,微臣不知,不过吕尚书应该知道。”
宇文虚中如实的回道:“吕尚书素来在户部,吏部任职,京畿知县任命,他必然清楚。”
“来人啊,宣尚书右丞吕尚书即刻觐见。”
居住在驿馆办公的吕好问,接到内侍旨意,连忙匆匆坐车来到行在宫殿。
说起来吕好问,一个堂堂尚书右丞,相当于副宰相的大臣,现在在南京城内,也只能居住在驿馆。
主要是现在局势未稳,如今金兵虽然北返,但危局还没解除。
究竟是返回汴京,还是在南京立都,这事目前赵构也不知道怎么办。
身为宰相的黄潜善,汪伯彦又是主和派。
二人的主张是汴京如今荒芜,无法立足,应当移驾扬州或者江宁府。
吕好问赶到行在宫时,发现左相黄潜善,枢相汪伯彦,御史中丞颜岐三人都在。
还在门外他就听到大殿上,传来黄潜善的高亢的声音。
“官家,此事万万不可,一个小小知县,收拢的三千溃兵,水淹斩杀一万金兵,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的笑话。”
“更别说在东明城,坚守旬日,歼灭金兵两万了。”
“难道那些金兵都是纸糊的吗?”
“如此荒谬之言,臣万万不信。”
当吕好问走进大殿时,同知枢密院事的汪伯彦,紧跟着黄潜善的说辞,进行了一番驳斥。
总之一句话,韩烈水淹鹤丘,东明守城之战,都是杜撰出来。
面对黄潜善和汪伯彦的有理有据的驳斥。
最新评论